储才馆
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闰四月正式设立。由外务部堂官直辖,是训练和储备外交人才的机构。设提调、帮提调、文案、支应、庶务等官。受训人员为在职官员和留学生、译学馆毕业的学生,课程有讲习、调查、翻译、评议、撰拟、编辑等,学习期限一般为三个月至一年。
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闰四月正式设立。由外务部堂官直辖,是训练和储备外交人才的机构。设提调、帮提调、文案、支应、庶务等官。受训人员为在职官员和留学生、译学馆毕业的学生,课程有讲习、调查、翻译、评议、撰拟、编辑等,学习期限一般为三个月至一年。
唐人。宣宗时任修撰官。与崔瑑、薛逢、郑言等修撰《续会要》。
书名。明王鏊撰。一卷。杂录明代人物逸事,并及当时天下财赋、财用之数。
即“吴道子”。
官名。三国魏置,为中书省属官,与通事共掌收纳、转呈章奏,员一人,七品。一说魏唯置通事,西晋始增设舍人,东晋合为一官,后省去“通事”二字,七品。南朝宋复名中书通事舍人,省称为通事舍人、中书舍人、舍人,员
女真完颜部人。国相雅达之子。劾里钵继任联盟长,以弟颇刺淑为国相,因而心怀忌恨,内结跋黑,外联温都部乌春,起兵反抗。屡败颇刺淑。辽大安七年(1091),与劾里钵战于脱豁改原(今黑龙江滨南南祖岭一带平原)
外商企业。又称中国玻璃公司。清光绪八年(1882)由英商创办于上海。资本十万两。出资者为平和洋行。十年停业。
①(?—27)新莽末梁郡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梁孝王八世孙。更始即位,诣洛阳归顺,诏封梁王,都睢阳。后据国起兵,与东海董宪、齐地张步连合,自称天子。建武二年(26),光武帝遣盖延等讨之。次年,为部将
①古代华夏族、汉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在四夷之中,后世因称其地为中华。《魏书·礼志》:“下迄魏晋,赵、秦、二燕虽地据中华,德祚微浅。”初,仅指黄河中下游而言,其后中原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亦
即“鸣条”。
①官署名统称。汉代各衙属多有以此命名者。如太仆寺属下有龙马、闲驹、橐泉、騊駼、承华五监。魏、晋、隋、唐后渐成部分衙门的统称。如国子监、将作监、少府监、长秋监、都水监、军器监。明代内外衙门均有,如内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