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司门

司门

①官名。《周礼》地官司徒之属。分掌都城各城门开闭,监督出入,查禁货贿,通报宾客来访。郑玄注:“司门,若今城门校尉,主王城十二门。”西魏、北周仿《周礼》于地官府置,设中大夫,掌关门、城门、宫门启闭。②官署名。隋始置,为刑部第四司,亦称司门司。初设侍郎二人,员外郎一人;大业三年(607)改侍郎为郎,后减一人,废员外郎,置承务郎。唐沿置,改郎为郎中、承务郎为员外郎,各一人。掌天下诸门及关塞出入往来的文书政令,颁发度关的过所(通行证明)。龙朔二年(662)改司关,咸亨元年(670)复旧。五代沿置。北宋初,置判司门事一员,以无职事朝官充任,无职掌。元丰改制,始掌关津、桥梁、道路之禁令及其废置、移复之事,并察官吏、军民、商贩出入时违禁者。设郎中、员外郎各一员。南宋建炎三年(1129)以比部兼领,隆兴元年(1163)改由都官兼掌。明初为刑部四属部之一,洪武二十三年(1390)罢。

猜你喜欢

  • 神不灭论

    篇名。(1)南朝宋郑鲜之(字道子)著。采用主客辩难形式,袭取玄学语言,利用“薪火之喻”的弱点,宣传“神不灭”。以薪有干湿的区别,人的形体有感官(如肌肤)与非感官(如爪发)的区别,说明薪火不相依存,神不

  • 司染署

    官署名。北齐始置,隶太府寺。设令、丞掌之。又别领京坊、河东、信都三局丞。隋代沿置,设令二员、丞四员。大业三年(607)改隶少府监。寻与司织署合并为织染署。

  • 谢阿蛮

    唐京兆新丰(今陕西临潼)人。玄宗时女伶,善舞玄宗所制《凌波曲》。常入宫中,杨贵妃待之甚厚,赠以金粟装臂环,亦来往于杨国忠及贵妃姊妹宅。安史之乱平定后,玄宗至华清宫,复召之来。舞罢,阿蛮出臂环,玄宗视之

  • 黄齐

    战国时人。楚国大臣。与楚王爱臣富挚不合。人劝之二人应相善,以辅楚王。见《战国策·楚策四》。

  • 上军司马

    官名。又称舆司马。春秋晋置。晋国军制,上、中、下三军皆设司马。上军司马隶属于上军尉,掌执军法及训练士卒车乘。

  • 中法战争

    清季法国侵略中国的战争。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法国侵略越南北部,进窥中国。应越南政府之邀,刘永福自同治十二年(1873)起即率领黑旗军援越抗法,屡创法军。清政府亦增派军队出境防御。光绪九年(1883)法国

  • 易京

    城名。在今河北雄县西北。东汉末公孙瓒据幽州,于此盛修营垒,建楼观数十。建安四年(199)为袁绍所破。魏、晋时仍为军事重镇。十六国时为后赵石虎所毁。《晋书·石季龙载记》:“过易京,恶其固而毁之。”

  • 秉义郎

    官名。北宋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官名,改西头供奉官置,为从八品武阶官,属小使臣。

  • 明名臣言行录

    书名。清徐开任编。九十五卷。开任,字季重,昆山(今属江苏)人。采录明名臣言行,对人物且有评论。尤重视“革除”时及明末人物,广为搜罗,汇为一集。

  • 杨嗣复

    783—848唐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字继之。贞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辞科。初为秘书省校书郎,直史馆。穆宗立,迁中书舍人。与牛僧孺、李宗闵、权德舆皆贡举门生,情义、进退多同。长庆四年(824),僧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