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备史
书名。北宋钱俨撰,托名范坰、林禹。传本四卷,补遗一卷。编年体。载五代十国时吴越钱氏政权三世五王事迹。本编起于唐乾符二年(875),终宋开宝元年(968)。今本始于后晋开运元年(944),此前佚去三卷。补遗作者不可详知,记事起开宝二年,终端拱二年(989)。卷首原有年号世系图、诸王子弟官爵封谥表、十三州图、十三州考,今只存考一篇。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吴越部分于本书材料有所采录。有《四部丛刊》续编本等。
书名。北宋钱俨撰,托名范坰、林禹。传本四卷,补遗一卷。编年体。载五代十国时吴越钱氏政权三世五王事迹。本编起于唐乾符二年(875),终宋开宝元年(968)。今本始于后晋开运元年(944),此前佚去三卷。补遗作者不可详知,记事起开宝二年,终端拱二年(989)。卷首原有年号世系图、诸王子弟官爵封谥表、十三州图、十三州考,今只存考一篇。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吴越部分于本书材料有所采录。有《四部丛刊》续编本等。
1647—1721清满洲正黄旗人,富察氏。初由工部笔帖式授户部主事。历任陕西、四川巡抚,迁兵部侍郎。康熙四十四年(1705)擢云贵总督。次年率部俘杀抗清义军首领李天极等人于富民响哨山。四十九年内迁礼部
大理评事的简称。
明杨仪书斋名。仪字梦羽,号五川,苏州常熟(今属江苏)人。嘉靖进士,官至山东副使。后养病家居,以读书著述自娱。建万卷楼,所藏书多宋元刊本。
古代祭祀先蚕神之所。《后汉书·礼仪志上》:“祠先蚕。”刘昭注引《汉旧仪》:“先蚕坛高一丈,方二丈,为四出陛,陛广五尺,在采桑坛之东南。”明初不祀先蚕。嘉靖九年(1530)正月,始建坛于京师(北京)北郊
?—849唐范阳(今北京西南)人。少习《左传》,投笔从戎,为雄武军使。会昌元年(841),卢龙军乱,起兵平乱。次年,定幽州,遂为节度使。回鹘扰境,遣将兵大破之,加兼东面招抚回鹘使,又败回鹘于五原(今陕
罪行名。对*倍赃而言。即赃物本身。《唐律疏议·名例·犯罪未发自首》:“称正赃者,谓盗者自首,不征倍赃。”
即“杜重威”。
三国吴都城。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孙权自京(今江苏镇江市)徙治秣陵县,次年改名建业县。后徙治武昌县(今湖北鄂州市),吴黄龙元年(229)定都于此。甘露元年(265)又徙武昌县,次年复还都建业县。治今
即今陕西汉中市西北鸡头关。因关口有大石,状如鸡头,故名。自此入连云栈,形势险峻。明置巡司于此。
一作大兴安岭,在今黑龙江流域和俄罗斯勒拿河中游流域之间。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规定:外兴安岭南属中国,北属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