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用的盾。
官名。唐代宰相职衔名称。《新唐书·高祖纪》:武德元年(618)六月,“赵国公世民为尚书令,裴寂为尚书右仆射,知政事。”罢此衔者即罢宰相之职。《旧唐书·高宗纪上》:麟德二年(665)四月,“西台侍郎孙处
西周卿大夫致仕后居于乡里者,称里居。《书·酒诰》:“越百姓里居”。一说为里君之误。
官署名。清末各省提学使司所辖六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办理机密文书事件,收发一切公文、函电、案卷、册籍,编纂统计报告及各种学务报告,编印教育官报,考核所属职官、教员功过,办理司内一切杂项
?—169东汉人。桓帝时任山阳太守。为当世名士,与张俭等人并称“八及”。署俭为东部督邮,举劾中常侍侯览及其母罪恶。后宦官诬俭等共为部党,灵帝下诏缉捕,党锢由此再兴。与长乐少府李膺等百余人被捕下狱,死于
官署名。即惠民局。全称医药惠民局。北宋政和四年(1114)由太医局分出五出卖熟药所而置,改名惠民药局。南宋绍兴六年(1136)置行在熟药东、南、西、北所。后诸州亦置。十八年,改京师熟药所为太平惠民局,
清代人丁编审术语。即将新长成人丁抵补老故人丁。康熙五十二年(1713),清政府颁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措施,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今后派征丁银的常额人丁数,新增人丁不再征收丁银。为防止常额人
唐佛教宗派。因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故名。法藏所创。陈隋时法顺(初祖)及隋唐时智俨(二祖)等宣扬华严学说。法藏(三祖)嗣法智俨,学成后恢弘说教。著《华严经探玄记》、《华严经旨归》、《华严经义海百门》
北宋宣和四年(1122)置。治燕山府(治今北京城西南隅)。辖境相当今天津宁河县、武清县和河北容城县以北,易县、紫荆关以东和内长城以南地区。金天会三年(1125)改名燕京路。贞元元年(1153)改名中都
?—1232南宋琼山(今属海南)人。黎族。绍定四年(1231)自号南王,率黎族起义军攻临高、澄迈、文昌等地,进围琼州。宋廷调兵镇压。次年夏,被俘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