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金司
官署名。又称山阴司。辽代置。在金山北,以阴山产金,故名。西京诸司之一,为控制西夏而设。后改为统军司,长官为统军使。属北面边防官。
官署名。又称山阴司。辽代置。在金山北,以阴山产金,故名。西京诸司之一,为控制西夏而设。后改为统军司,长官为统军使。属北面边防官。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天官府太医下大夫属官,员六人,掌药之配制、收藏。正一命。隋开皇元年(581)罢。
即“公仲”。
书名。清马振文撰。辑五律三十二首。叙太平军北伐渡河入晋,克直隶深州、河间、沧州,攻天津,吉文元阵亡,克临清、高唐、连镇,林凤祥、李开芳被执诸事。有光绪二十八年(1902)刊本。
江苏常熟市的别称。因县治前后有横港七条,东注运河,形若琴弦,故名。一说因有五浦注海,似琴之五弦而得名。南宋时原纂、元末续修的《琴川志》,即为常熟方志。
官名。宋代都督、宣抚使、招讨使、镇抚使等的属官。负责机密文件的书写。多由本司长官奏辟。
元大都(今北京)人,字汉卿,号松庭。大德七年(1303),著《四元玉鉴》三卷,凡二百八十问,列开方演段诸图凡四十一,总结宋、元四元术(四元高次方程组)及消元解法,列出高阶等差级数的内插公式。又著《算学
北宋诸军有余粮愿籴入官,计价支钱,入其米于仓,谓之坐仓。始行于嘉祐初,熙宁三年(1070)自京师推广至河北、河东、陕西诸路。南宋继续实行。初为对军人的优惠,后成为克减月粮的手段。
①古代对四种人的选拔。董仲舒《春秋繁露·官制象天》:“王有四选……圣人为一选,君子为一选,善人为一选,正人为一选。”②见“吏部四选”。
1386—1415明宗室。太祖第二十三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封唐王。永乐六年(1408)就藩南阳(今属河南)。卒谥定。
官名。清代步军统领所属八旗武职官员,位在城门领之下,正七品。康熙十三年(1674)置,初名城门校;乾隆十九年(1754)更名城门吏。掌司京城门禁,以稽察出入。内九门每门额设二人(满缺),外七门每门额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