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僧会
三国时康居人,世居天竺,其父因经商移居交趾。生于中国,深悉汉语。少孤,遂出家。曾问学于安世高之弟子。吴赤乌十年(247)至建业(今江苏南京),孙权为之立建初寺(亦名大市寺),为江南建佛寺之始。译有《六度集》等经,共七部、二十卷。另注《安般守意》、《法镜》、《道树》等三经,并撰序文,注已佚,惟前二序尚存。>为注疏佛经之首批学者之一。
康僧会
三国时康居人,世居天竺,其父因经商移居交趾。生于中国,深悉汉语。少孤,遂出家。曾问学于安世高之弟子。吴赤乌十年(247)至建业(今江苏南京),孙权为之立建初寺(亦名大市寺),为江南建佛寺之始。译有《六度集》等经,共七部、二十卷。另注《安般守意》、《法镜》、《道树》等三经,并撰序文,注已佚,惟前二序尚存。>为注疏佛经之首批学者之一。
康僧会
清代京仓之一。系内务府所辖,由司员经理。所储米谷,由内务府供应所属官署及内廷人员之用。
即“武丁”。
清政府为控制生铁运销,发给炉户或商人之运铁执照。由商人呈报运司衙门请求总督转给。每票以十万九千斤为率,如不及数,听从商便。经过关津,验票放行。禁止私铁行销。
明福建莆田人,字文中,号枝隐。万历时以善画授中书舍人。工山水、人物,尤长于白描神怪,笔端秀雅,得神宗称赏,并得如愿赴蜀中观赏山水。天启时因指斥时政,忤魏忠贤,遭逮削职。绘有《云峦秋色图》、《十六应真图
书名。清胡长龄撰。八卷。仅存一卷。记咸丰十年(1860)二月至同治元年(1862)九月太平军攻克长兴、湖州经过,涉及太平天国职官、商业、税收、新历、圣库、门牌等制度。有《长兴丛书》活字本。
官名。北魏前期置,为尚书省诸曹长官之一,掌国家粮仓及征课等事务。
清代皇帝出巡则发宫报,由敬事房封固,交内务府转内阁,由捷报处发出。其内容主要为通知京城备送皇帝所需生活用品及食品。
书名。清沈家本撰。十六卷,内《史记琐言》三卷、《汉书琐言》五卷、《后汉书琐言》三卷、《续汉书志琐言》一卷、《三国志琐言》四卷。为沈氏读史心得笔记和考证的汇集。所作考证,可供读史者参考。
①西魏废帝三年(554)以西安州改名。治今定边县。隋大业三年(607)改为盐川郡。辖境相当今陕西定边、宁夏盐池一带。唐复改为盐州,天宝乾元间,曾改为五原郡。元废。②渤海国置,治龙河县(今俄罗斯库拉斯基
书名。近人吴曾祺著。二十一卷。以黄丕烈翻刻的天圣明道本为底本,以他书校之,于韦昭注有所补正。其中笺注者约八、九百条,取之前人者十之三、四,出自己意者六、七。又有校对异本者百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