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算科
唐至五代科举之一。见“明算”。
唐至五代科举之一。见“明算”。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壅氏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水中大夫属官,正三命。下设典壅中士、典壅下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唐代南诏中央官制,置同伦判官两人,国君有所处分,即记之,转付六曹实施。
亦称丹鼎派。道教中以谋求个人长生和成仙为宗旨,以烧炼金丹为方术的各派之通称。左慈、葛玄、郑隐、葛洪等均属此派。源于战国后期的燕、齐方士。从汉初起,逐渐和黄老道家合流。及至魏晋,又吸取儒家的纲常名教和佛
官署名。北宋通进银台司置。掌接受中书、枢密院所下宣敕,登记后颁下。设发敕官三人,以中书沿堂五院通引官以下充任。
唐中山(治今河北定州)人,字君胄。天宝十五载(756)进士。宝应中,补渭南尉。历右拾遗,终郢州刺史。大历十才子之一。诗多酬赠之作,与钱起齐名。有《郎士元集》。
山一作岭,房一作防。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资治通鉴》:五代梁贞明三年(917),契丹围幽州,晋李嗣源率兵赴救,自易州北“踰大房岭”,即此。《金史·海陵王纪》:贞元三年(1155),“以大房山云峰寺为山
周代称分封的诸侯国。《周礼·秋官·大行人》:“以九仪辨诸侯之命,等诸臣之爵,以同邦国之礼,而待其宾客。”
古地区名。位于今山西和顺、榆社等县以南、沁河以东。其地甚高,古有与天为党之说,故名。春秋属晋,战国属三晋地。
?—1275南宋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历任常熟知县、沿江制置使。咸淳中,知临江军。德祐元年(1275),元军破江州,分三路南下,他率所部迎战,大小凡百余仗,失利退守临江(今江西樟树西)。后城陷被俘,
约1127—1181南宋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字景望。绍兴进士。历官著作佐郎、吏部员外郎、国子司业、宗正少卿,以直龙图阁知宁国府,移知建宁府。他与乡里薛季宣皆以学行闻名,尤精于古人经制治法。绍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