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瑄
瑄又作宣。唐宋州下邑(今河南夏邑)人。为平卢军王敬武牙卒,随青州将曹存实至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以功署濮州刺史。中和二年(882),魏博韩简攻郓州,杀留后曹存实。他奋力守城,魏博兵围城半年退兵。僖宗授天平节度使。光启三年(887),朱温为秦宗权所迫,他出兵增援,败宗权兵。但朱温忌其军壮,出兵攻郓,三四年间,不断入其境剽掠。乾宁四年(897)朱温将葛从周、庞师古破郓州,他在出奔途中被害。
瑄又作宣。唐宋州下邑(今河南夏邑)人。为平卢军王敬武牙卒,随青州将曹存实至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以功署濮州刺史。中和二年(882),魏博韩简攻郓州,杀留后曹存实。他奋力守城,魏博兵围城半年退兵。僖宗授天平节度使。光启三年(887),朱温为秦宗权所迫,他出兵增援,败宗权兵。但朱温忌其军壮,出兵攻郓,三四年间,不断入其境剽掠。乾宁四年(897)朱温将葛从周、庞师古破郓州,他在出奔途中被害。
即藏传佛教。
官名。隋始置,内史省次官,员四人,正四品。大业三年(607)减为二人,十二年改称内书侍郎。唐武德元年(618)复置,三年改称中书侍郎。
唐律令文书。格后敕的一种。开元十九年(731),侍中裴光庭、中书令萧嵩,以格后制敕行用之后,颇与格文抵触,于事不便,奏令所司删撰《格后长行敕》六卷,颁于天下。已佚。长行,意为“堪久长行用者”。
书名。清黄本骥编。三十卷。黄氏集志石拓本,自晋至元代,共二百八十二石,其中有石毁而拓本仅存者,增以友朋所藏及金石家著录之确而可征者,汇录成帙,编为本书。石未出土,文仅见于选本者不录。取刘彦和石墨镌华之
392—440南朝宋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州东北)人,字弘仁,小字斑、班虎。博涉史传。初为刘裕太尉行参军。宋初,为彭城王刘义康长史,梁郡、历阳太守。用法刚严,奸吏犯赃百钱以上皆杀之。元嘉八年(431),因
1798—1840清浙江乌程(今湖州)人,字敦三,号子敦。早年习《说文》音韵、名物训诂。后倡经世之学,致力于史地学撰《元和郡县志补图》(仅成部分)、《六镇释》等。道光八年(1828),作《新疆私议》,
汉宫名。故址在今陕西周至县。《三辅黄图》卷三:“五柞宫,汉之离宫也,在扶风盩厔,宫中有五柞树,因以为名。五柞皆连抱,上枝复荫数亩。”后元二年(前87)汉武帝病死于五柞宫,即此。
?—1864清广西人。早年参加太平军。咸丰三年(1853)参加北伐。同治二年(1863)授副军师,封尊王(一作直王)。三年,天京(今南京)陷落后,参与护送幼天王洪天贵福从皖入浙至赣,在石城遭清军袭击,
392—458北魏代(治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人。鲜卑族。本姓步六孤。少有策略。明元帝拜为侍郎,迁内侍。太武帝时,除冀州刺史。时考州郡吏绩,与河内太守丘陈同为第一。后为平东将军、怀荒镇大将、长安镇大将。太
官名。清代工部督理街道衙门主官之一。掌本衙门之事。乾隆三十一年(1766)设,满、汉各一人皆由本部拟定正陪,钦派充任,每年一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