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谷安抚司
土司名。明永乐五年(1407),为抚辑维州而置,治所在今四川理县杂谷脑镇。管辖藏民及雅都、维城、曲谷等地(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被称为“新番”、“旧番”、“后番”之羌人。清康熙中安抚使桑吉朋降清后继任其职。乾隆十四年(1749)土司苍旺征金川有功,升宣慰司。后势力扩大,不断对外兼并,西至党坝,东抵通化,自称“大酋长”。十七年清朝实行改土归流,四川总督策楞、提督岳钟琪率兵镇压,擒杀苍旺,其地北部置里,南部则建土屯制,归理番厅管辖。
土司名。明永乐五年(1407),为抚辑维州而置,治所在今四川理县杂谷脑镇。管辖藏民及雅都、维城、曲谷等地(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被称为“新番”、“旧番”、“后番”之羌人。清康熙中安抚使桑吉朋降清后继任其职。乾隆十四年(1749)土司苍旺征金川有功,升宣慰司。后势力扩大,不断对外兼并,西至党坝,东抵通化,自称“大酋长”。十七年清朝实行改土归流,四川总督策楞、提督岳钟琪率兵镇压,擒杀苍旺,其地北部置里,南部则建土屯制,归理番厅管辖。
明末清初出现于中国西北回族地区的一种伊斯兰教道门。为伊斯兰教苏非派神秘主义与中国封建家族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各门宦皆有“教主”(亦称“老人家”、“卧里”、“道祖”)。“教主”宣扬神秘主义,自称能通真主,
《汉书·地理志》会稽郡钱唐县:“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顾夷吾《山川记》武林泉:“自南徂东,临浙江一派,谓之灵隐浦。”(见《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三《山川》)未详所指,一说即武林山诸泉
亦作莫弗、莫贺弗、莫何咄等。古代北方民族的官号或名号。高车、柔然、室韦、契丹、突厥等皆有此号,意为勇健者。后转为对首领的尊称。柔然别部帅名前常冠以莫何或莫何去汾之号。
?—25新莽末年人。初任绿林起义军绣衣御史。更始即帝位,任西屏大将军,与李松等攻入武关,三辅震动,旋进据长安。及更始西都长安,加封平氏王。更始三年(25),赤眉军西进关中,与张印等谋劫更始东归南阳,事
?—1724清贵州定番(今惠水)人。苗族。雍正二年(1724)与其弟阿卧聚众起事,据散千山寨,自称苗王,在清军镇压下,兵败被杀。
爵名。太平天国后期翼王新设世爵。天历戊午八年(1858),石达开率部出走,新置官爵多种,即有此爵。是爵位在“天义”之上,前系一字以资区别。
芒或作罔。古国名。釐姓,一作漆姓。其故地在今浙江德清东。历虞、夏、商,至周北迁为长翟(狄),春秋时称鄋瞒、大人。参见“防风氏”。
见“黄埔条约”。
学校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河南巡抚陈夔龙在开封设立。吴葑任总办。凡本籍或驻防旗丁年在十五岁至二十五岁聪敏健壮、略通文理者,不论武举、武生,或官绅世家子弟均可报考。另招本籍或客籍自费生。分武备生,
宋元祐八年(1093),宣仁高太后死,哲宗亲政,以“绍述”(继承)其父神宗成法为名,于次年改元绍圣,起用新党章惇为相,贬逐旧党,尽废元祐法度,陆续恢复神宗各项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