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汝清

汝清

春秋楚地。在今安徽阜南县南,古汝水入淮地。《左传》昭公五年(前537):楚伐吴,师“及汝清,吴不可入”,即此。

猜你喜欢

  • 潘锡恩

    ?—1867清安徽泾县人,字芸阁。嘉庆进士。历任侍读学士、光禄寺卿。道光五年(1825)命以道员发往南河,补淮扬道。次年授南河副总督。后累迁至兵部、吏部侍郎。二十二年上疏言治河策,并以图说进。寻为江南

  • 台阁体

    明宣德、弘治时流行的文体。叙事不加钩棘,冗沓平稳。其风气始于杨士奇等内阁大学士,因有此称。

  • 加衔

    古代封给官员高于本秩的官衔,称加衔。无职掌,无员限,无专授,实为虚衔。凡宣力中外,劳绩懋著之大臣,则可奉特旨加衔,作为兼官、加官或赠官,以示尊崇。清制,以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

  • 杨柳羌

    明四川境内羌人之一。分布在今茂县北部。万历十三年(1585)与藏人联合攻普安、金瓶等堡,杀守将,巡抚徐元泰命松潘副总兵李应祥率兵镇压,沿岷江由东而西进兵,毁碉房一千六百余间,遂降。

  • 鱼眼

    清代一种私铸薄恶铜钱。钱孔大,民间称之为鱼眼。

  • 剔去膝盖骨的刑罚。《荀子·正论》:“詈侮摔搏,插笞膑脚。”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孙子膑脚。”后代或有之。

  • 莺莺塔

    见“普救寺”。

  • 淑容

    官名。南朝宋泰始三年(467)置,为九嫔之一。齐不置。梁、陈复置,陈亦位列九嫔。隋、唐不设。宋代置淑仪下、顺仪上,正二品,属“嫔”。

  • 棫林

    ①西周郑国都城。即今陕西华县。《史记·郑世家》司马贞索隐:“郑,县名,属京兆。秦武公十一年‘初县杜、郑’是也。又《系本》云:‘桓公居棫林,徙拾’。宋忠云‘棫林与拾皆旧地名’,是封桓公乃名郑耳。至秦之县

  • 叫起

    清代宫中用语。清制,皇帝每日清晨召见军机大臣等,称作“叫起”。参加召见的大臣名单,称作“起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