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刚
即“蒙古纲”。
即“蒙古纲”。
春秋末鲁国(一说秦国)人。名伋,字思,一作子思。孔子学生。
书名。战国楚环渊著。环渊又作“玄渊”、“蜎渊”。《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三篇,列于道家。并谓环渊系老子弟子。《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环渊“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著上下篇”。《隋书·经籍志》
又作《记古滇说》、《记古滇说原集》。书名。宋末元初张道宗撰。一卷。道宗,云南人,《千顷堂书目》作张宗说;《竹庵传抄书目》作张道行。此书作于元至元二年(1265),记云南事起自远古传说,止于元初。详于南
清军与蒙占准噶尔部噶尔丹间的重大战役。康熙二十九年(1690)六月,噶尔丹在乌尔会河(即乌拉桂河)之役中战胜清军,威逼北京。圣祖于七月二十四日进驻博河屯(今河北隆化),是为对噶尔丹战争中的第一次亲征。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分洪、江等州置,治星子县。属江南西路。南宋绍兴初改属江南东路。辖境相当今江西星子、都昌、永修、安义等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路。
书名。南宋景定三年(1262)杨辉撰。二卷。已佚,今只存数问,分别在《永乐大典》和《诸家算法》中。杨辉自序云此书“以乘除加减为法,秤斗尺田为问,编诗括十三首,立图草六十六问。用法必载源流,命题须责实有
隋雁门(治今山西代县)人。大业六年(610)起兵反隋,众至三千人,据保莫壁谷,寻为隋将杨伯泉击破。
亦作伯阳甫。周人。幽王时太史。幽王宠褒姒,废太后申后与太子宜臼,立褒姒所生之子伯服为太子,王室多故。幽王二年(前780),镐京大地震,三川(泾、渭、洛)竭,岐山崩。乃解释并预言:“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
1574—1633原名贡噶宁布。卫藏界上喀热琼尊人。藏族。藏传佛教觉囊派僧人。幼年于觉囊寺(在今西藏拉孜)出家。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著《印度佛教史》,后又著《江孜宗教源流史》。四十三年,于觉囊寺
西周末东周初宋国人。宋湣公之后裔。孔子七世祖。事戴、武、宣三公。曾从周太师得《商颂》十二篇,加以考校,后散佚七篇。一说为春秋时宋襄公之大夫,襄公修行仁义,欲为盟主,他美襄公之行,“追道契、汤、高宗,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