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县
南朝陈光大二年(568)分南安县置。治今福建莆田县东南。隋开皇十年(590)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移治今县。属丰州,贞观元年(627)后属泉州。宋至清历为兴化军、兴化路、兴化府治。产荔枝,宋时誉称“天下第一”。
南朝陈光大二年(568)分南安县置。治今福建莆田县东南。隋开皇十年(590)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移治今县。属丰州,贞观元年(627)后属泉州。宋至清历为兴化军、兴化路、兴化府治。产荔枝,宋时誉称“天下第一”。
官名。十六国后赵石虎置,地位高于左、右卫将军。
①汉代西域副校尉简称。②散官名号。唐贞观十一年(637)置武散官,自正六品至从九品为昭武、振威、致果、翊麾、宣节、御侮、仁勇、陪戎八校尉及八副校尉,其上阶为校尉,下阶为副尉。后代沿此制。宋代有进武、进
唐乾元元年(758)于弋阳县进贤乡永丰里地置,故名。属信州。治今江西广丰县。元和七年(812)废入上饶县。北宋熙宁七年(1074)复置。元属信州路。明属广信府。清雍正九年(1731)以与吉安府永丰县重
隋大业三年(607)改灵州置。治回乐县(今宁夏灵武市西南)。唐武德元年(618)复为灵州,天宝元年(742)又改为灵武郡。属关内道。辖境相当今贺兰山东麓,宁夏中卫、中宁县以北,盐池县以西地区。为朔方节
唐末党项人。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拓跋思恭弟。任行军司马。文德元年(888)攻取鄜延,自称保大军节度使留后。旋授鄜、坊、丹、瞿等州观察使,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乾宁二年(895)以邠宁北面招讨使之职参
水渠名。位于陇州汧源(今陕西陇县)。唐武德八年(625),水部郎中姜行本引陇水开渠,以通漕运。
?—947五代时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先世为突厥人。以善射为骑将,屡从后唐庄宗、明宗攻战,与石敬瑭联姻。后晋时历任镇国、彰义节度使,入为右武卫大将军。开运二年(945),与诸将力战,在阳城破契丹兵
隋宗室女。开皇十七年(597),突厥突利可汗遣使求婚,文帝以其妻之。并特崇其礼,以离间突厥诸部。开皇末卒。
地区名。藏语,乌思意为中,清译卫,指前藏;藏指后藏;纳里速古鲁孙意为阿里三路。相当于今西藏地区。元太宗封其子阔端于西夏故地,驻营西凉府(今甘肃武威)。元太宗十一年(1239),阔端派朵儿答进兵乌思藏,
书名。明宋应昌撰。十四卷,附二卷。汇集作者经略备倭军务期间及事后之奏疏、函札等。刊有沿海四镇及朝鲜图说,记述详实。对万历时抗倭史实及明廷内部和战之争均有记载,极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