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汉官
西夏官制。景宗元昊称帝前立官制,设文武班,其制多与宋同。自中书、枢密、宰相、御史大夫、侍中、太尉以下命蕃汉人分任,另有专授蕃人(党项)的官职,以蕃语称呼。军队系统各监军司都统军、副统军、监军使以党项贵族担任,其余指挥使、教练使、左右侍禁官等,许蕃、汉并任。天授礼法延祚二年(1039)置尚书令,改宋二十四司为十六司。毅宗谅祚奲都六年(1062),汉官增设各部尚书侍郎、南北宣徽使及中书学士等。
西夏官制。景宗元昊称帝前立官制,设文武班,其制多与宋同。自中书、枢密、宰相、御史大夫、侍中、太尉以下命蕃汉人分任,另有专授蕃人(党项)的官职,以蕃语称呼。军队系统各监军司都统军、副统军、监军使以党项贵族担任,其余指挥使、教练使、左右侍禁官等,许蕃、汉并任。天授礼法延祚二年(1039)置尚书令,改宋二十四司为十六司。毅宗谅祚奲都六年(1062),汉官增设各部尚书侍郎、南北宣徽使及中书学士等。
春秋时楚国人。相传奉楚昭王命到吴、越,请干将、欧冶子,铸成龙渊、太阿、工布(布一作市)三把铁剑。他对答楚王,分析三剑的形象以及名称。并说: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黄帝之时以玉为兵,禹之时以铜为兵
①即“雍梁”。②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沟渎浍池水利的禁令。
汉代徭役制度。百姓至所在郡县以外服役称为外徭。《汉书·沟洫志》:“治河卒非受平贾者,为著外徭六月。”在京师任卫士,或在边境充戍卒,均称外徭。
又作琅峤。即今台湾南部恒春半岛。《明史·鸡笼传》:“其地北自鸡笼,南至浪峤。”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山西巡抚岑春煊在省城太原创办,聘在籍户部主事谷如墉为总理。同年五月,应耶稣教教士李提摩太所请,将其筹办的山西中西学堂并入,作为西学专斋。山西大学堂为中学专斋,谷如墉仍
孟子用语。指人体眼耳口腹等感官的欲望,与“大体”(思维器官)相对。参见“大体”。
①宫观名。为汉代皇家藏书之所。《后汉书·安帝纪》:“诏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李贤注引《洛阳宫殿名》曰:“南宫有东观。”②即“总明观”。
辽官署名。掌遥辇洼、阻午、胡剌、苏、鲜质、昭古、耶澜、巴刺、痕德堇可汗九世宫分事务。有大常衮(亦称敞稳)、遥辇太师、遥辇太保、遥辇太尉、遥辇司徒、遥辇司空、遥辇侍中(亦称世烛)等官。所属遥辇帐节度使司
北宋泰州如皋(今属江苏)人,字明叟。举进士。熙宁中为编修三司令式删定官,历润州推官、颍昌府签书判官。因事免,家居数年,起为太仆寺丞,徙太常。哲宗即位,累上数十章劾新党蔡確、章惇等,请尽罢青苗法,惟采掇
契丹天显十三年(938)置。治临潢县(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即契丹之上京,为耶律阿保机创业之地。今古城内宫殿遗址尚可辨认。元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