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名胜记
书名。明曹学佺著。三十卷。按学佺所著,本无此书之名。此书乃万历四十六年(1618)同郡福清(今属福建)人林茂之摘其《蜀中广记》中“名胜”一门,刻之南京,而钟惺为之序。分《川西道》、《上川南道》、《下川南道》、《上川东道》、《遵义道》、《下川东道》、《川北道》七道,叙述四川各府、州、县沿革、山水胜迹,并征引前人诗文,以为佐证。征引浩博,记述详赡,可作研究四川历史地理的参考。
书名。明曹学佺著。三十卷。按学佺所著,本无此书之名。此书乃万历四十六年(1618)同郡福清(今属福建)人林茂之摘其《蜀中广记》中“名胜”一门,刻之南京,而钟惺为之序。分《川西道》、《上川南道》、《下川南道》、《上川东道》、《遵义道》、《下川东道》、《川北道》七道,叙述四川各府、州、县沿革、山水胜迹,并征引前人诗文,以为佐证。征引浩博,记述详赡,可作研究四川历史地理的参考。
书名。清张勇撰。子云翼编辑。凡六卷。收集的奏疏始于顺治六年(1649),终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共一百二十篇。张勇为清初大将。明末曾任副将。入清渐升为提督,参与平定三藩叛乱,是书主要内容是其出镇
五代闽龙启元年(933)改福唐县置。以山自永福里来,水自清源里来相会于此得名(《福建通纪》)。治今福建福清市。属福州。元元贞元年(1295)升为福清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降为县。明清属福州府。1
即“王府佐领”。
1636—1704清山西太原人,徙居江苏淮安。字百诗,号潜邱。年十五,补学官弟子。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试,不第。后与胡渭、顾祖禹等助徐乾学修《大清一统志》。生平长于考证,遇有疑义,必反复
740—804唐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字遐举。明闲吏事,敏于文学。安史之乱时,隐会稽读书。大历中,寿州刺史张镒辟为幕僚。德宗时,征为户部员外郎、仓部郎中,整顿江淮盐务。贞元初,为水陆运副使,督江淮
即“赛特里伯克”。
亦称缣巾、黄巾。系束头发的织物,多以缣或绢织成。《后汉书·冯衍传》:“幅巾降于河内。”李贤注:“不加冠帻,但以一幅巾饰首而已。”本为庶民所用,东汉文士多喜著此巾,王公大臣群起慕效。《通典》卷五七:“后
见“登流眉国”。
书名。清张继庚撰。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克南京,张继庚等潜伏城中勾结清军,阴谋叛乱,为杨秀清所杀。本书汇编张继庚遗稿八篇,有《致祁公子书》与七封《上向帅书》。内容主要为向江南大营主帅向荣通报南京
官名。北魏置。统带宿卫军士,负责宫廷守卫。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六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