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誊录所

誊录所

见“誊录院”。

猜你喜欢

  • 番禺县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统一南越(粤)后置,以番山、禺山得名。在今广东广州市仓边街附近。秦末龙川县(今龙川县西)令赵佗割据岭南,自立为南越王都此。秦汉至南朝为南海郡治。为岭南地区重要都会。东汉建安十

  • 邹县

    即驺县。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北齐移今治。见“驺县”。

  • 广成舍

    秦国传舍名。战国以客舍为传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舍相如广成传”。司马贞索隐曰:“广成是传舍之名。”广成舍址当在咸阳城(今陕西长安故城北)。

  • 畏兀

    即“畏兀儿”。

  • 临汾郡

    隋大业三年(607)改晋州置。治临汾县(今山西临汾市)。辖境相当今山西临汾、洪洞、霍州、汾西、浮山、安泽等市、县地。义宁二年(618)改为平阳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晋州。

  • 唐碑选

    书名。清翁方纲编撰。录取唐人碑文五十余种,附以己见,评其书法。有咫进斋本。

  • 柳庆

    517—566北朝时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字更兴。博涉群书。北魏末,除散骑侍郎。魏孝武帝为丞相高欢所逼,他力主西入关中依关西大行台宇文泰。西魏大统八年(542),领北华州长史,与尚书苏绰共谋改

  • 大毛子

    亦称洋毛子或老毛子。清末民间对洋人的蔑称。义和团时流行于华北、东北等地。毛子本为羊的隐语,洋、羊同音,因呼之以斥骂外国侵略者。

  • 洚水

    一称绛渎(《水经·浊漳水注》),又称枯绛渠(《通典》)。故道自今河北广宗县东北流,经南宫、冀州、衡水等市县,至武邑县界注入漳水。久堙。或误以为即《书·禹贡》中降水。

  • 大侯长官司

    土司名。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置,土官刀姓,治所即今云南云县。后改为大侯州,以土官刀奉汉为土知州。万历二十六年(1598)废,改为云州,设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