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先师
科举时代,新进士于榜发后集体活动内容之一。即赴国子监谒先师孔子庙行礼。始于唐开元五年(717),时玄宗令乡贡明经、进士,于国子监谒先师。其日,学官为之开讲,质问疑义,有司优厚设食,清资五品以上官,及朝集使皆往观礼。从此开谒先师之例。后代均沿之。宋代新及第举人的重要活动之一为谒先圣先师,仪式一般在国子监举行,用释菜礼。元代则诣先圣庙行舍菜礼。明清则由状元率诸进士诣国子监谒先师孔子庙,行释菜礼。
科举时代,新进士于榜发后集体活动内容之一。即赴国子监谒先师孔子庙行礼。始于唐开元五年(717),时玄宗令乡贡明经、进士,于国子监谒先师。其日,学官为之开讲,质问疑义,有司优厚设食,清资五品以上官,及朝集使皆往观礼。从此开谒先师之例。后代均沿之。宋代新及第举人的重要活动之一为谒先圣先师,仪式一般在国子监举行,用释菜礼。元代则诣先圣庙行舍菜礼。明清则由状元率诸进士诣国子监谒先师孔子庙,行释菜礼。
重量单位。即累,时记为“参”,又作“分”。参见“斤”。
在今贵州遵义县附近。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州杨氏,镇雄兵拔大夫关,即此。
官署名。明永乐元年(1403)置,北京行部所属六曹清吏司之一,设郎中、员外郎、主事主其事。十八年迁都北京,遂罢。
书名。唐王绩撰。绩字无功,自号东皋子,故以名集。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六:“其友吕才鸠访遗文,编成五卷,为之序。”原集已佚。今有《四部丛刊续编》本,影印明抄本,三卷,赋、诗、文各一卷,吕才编。1
一般对在京都中央各衙门任职官员的统称。以别于地方官及差遣出外之官,故名。《北齐书·崔劼传》:“世门之胄,多处京官,而劼二子拱、㧑并为外任。”唐代又称京职事官,指三公及省、台、寺、监、诸王
官名。(1)《周礼》地官大司徒属官。一说为周代置。中大夫爵。掌国家教育法令,组织三年一次的大比会试;分配土地;考稽人民户口;划分政区,任命官守,规定贡赋税收,受理民众狱讼,考察官吏政绩等。(2)西魏、
官名。三国魏置。掌诸军兵田。职与典农都尉相通。七品,秩六百石。隶大司农。西晋省。
明崇祯年间处置阉党的事件。天启年间,太监魏忠贤把持朝政,屡兴大狱,杀害东林党人。明思宗即位后,将其贬斥治罪。魏忠贤畏罪自杀,党羽多遭处置。崇祯二年(1629)谕命内阁并吏、刑二部、都察院上从逆名单,思
土司名。明置。在今四川米易县西北部。元至元十五年(1278)置威龙州。明洪武七年(1374),云南大理人张起朝随征月鲁帖木儿,因军功授威龙州土知州职,旋改长官司(一说洪武十八年吉撒如归附,仍为威龙州)
北宋初改怀远县为镇。即今宁夏银川市。为河外五镇(城)之一,屏障灵州。咸平四年(1001)为党项李继迁所取,天禧四年(1020)继迁子德明城怀远镇,建构门阙宫殿及宗社藉田,改名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