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随补泻
中医名词。针刺补泻法之一。是以针尖方向与经脉之间的逆顺关系,区分补泻的一种方法。《灵枢·终始》:“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和随,气可令和。”即顺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为补法,逆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为泻法,故也称针向补泻法。
中医名词。针刺补泻法之一。是以针尖方向与经脉之间的逆顺关系,区分补泻的一种方法。《灵枢·终始》:“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和随,气可令和。”即顺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为补法,逆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为泻法,故也称针向补泻法。
760—824唐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字元理。祖嘉贞、父延赏俱为宰相。以门荫入仕,累至工部、户部侍郎,陕虢观察使,河中节度使。元和九年(814),为刑部尚书、同平章事,寻加中书侍郎。甲第东都洛阳,
皇帝宠幸之宦官。《史记·李将军列传》:“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内官之幸贵者。”
官名。一作流人都督。十六国时后赵所置。后赵主石虎。以苻洪为龙骧将军、流民都督,使居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淇门渡)。东晋末交州亦置,统流民,并可统兵出征。
1870—1937湖南凤凰人,字秉三。清光绪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三年(1897)任湖南时务学堂提调。次年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革职。后得端方援引,充当出洋考察宪政五大臣的参赞,又调奉天盐运使。宣统
官名。(1)北宋宣和三年(1121),以发运使陈遘兼经制使,主管东南七路财赋,创收经制钱。南宋绍兴初罢。九年(1139),复置江、淮、荆、浙、闽、广路经制使和经制判官,掌检察中外失陷钱物,催促未到纲运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宋史·高继宣传》:西夏元昊攻麟、府两州,“继宣帅兵营陵井,抵天门关”。天门与陵井一道相连,互为首尾:山东尽为天门,山西尽为陵井。山势险阻,旁有深沟,为历代兵争要地。
天文学名词。亦称五星聚。古代用以表示五星同时并现天空一方的天象。《史记·天官书》:“汉之兴,五星聚于东井。”《汉书·律历志》:“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以表示吉兆祥瑞。因五星会合,事实上是很困难的,
书名。唐张鷟撰。原二十卷,今本六卷,或作一卷。记唐初至开元间神怪传说、琐语轶闻、朝野杂事等,共三百六十七条。其中武则天一朝事占全书的十分之七。所记当时人物事迹、典章制度、社会生活风尚等,多出于亲历闻见
中国伦理范畴之一。指德行、品德。与“得”同义。《左传·定公九年》:“凡获器用曰得。”《说文解字·彳部》依此释为:“得,行有所㝵(取)也。”引申为处事得宜。西周文献指贵族特有之权利及品性,
亦作预浩、预皓、喻皓、喻浩。北宋浙东人。尝为都料匠,人称预都料。擅建塔。吴越建造杭州梵天寺木塔,患其动摇,他教以逐层铺板钉实之法,塔身遂稳。太宗时,营建开封开宝寺塔,塔高为京师之最。他使塔身略倾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