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乡族

东乡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撒尔塔。旧称东乡回回、东乡土人、东乡蒙古、蒙古回回等。因居河州(今临夏)东乡故名。主要分布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及广河、和政、临夏、积石山、康乐等县,其余散居在兰州、定西以及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3872人(1990年)。操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多数人兼用汉语,通用汉文。其族源主要源自中亚一带的回回人;一说来自中亚的撒尔塔人;一说为留驻东乡的部分蒙古驻军;另说由13世纪进入河州东乡地区的一支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和色目人与当地藏、汉、回等族长期相处,逐渐融合发展而成。元初被编入“探马赤军”从事屯戍。后按照统一政令编入“”的组织,由“军户”变“农户”,受吐蕃宣慰使署节辖。明初,在河州推行“里甲制度”,划东乡为十里。清康熙后期实行会社制度,改东乡为24会。民国十九年(1930)改行保甲制。近代,封建势力与宗教上层相结合,形成巴素池门宦、北庄门宦和锁南坝土豪集团三大地方势力。清代曾多次与各族人民一起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1943年曾参加反抗国民党暴政的※“甘南事变”。以农业为主,亦从事手工业和畜牧业。解放前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信仰伊斯兰教,教派、门宦众多。实行土葬。行一夫一妻制。妇女善刺绣。有丰富的民间文学,“东乡花儿”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解放后,进行社会改革,废除了压迫剥削制度,建立自治县并与保安族、撒拉族建立联合自治县。

猜你喜欢

  • 勾践

    ?—前465春秋末年越国国君。越王允常之子。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父卒,继位。在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大败吴军,吴王阖闾负伤身亡。二十六年(前494)春,吴王夫差为报父仇而败越于夫椒(今江苏吴县

  • 益实左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年间(1436—1449)设立。《满洲源流考》作伊实左卫,并将永乐六年(1408)三月所设益实卫作伊实卫。

  • 交广印度两道考

    书名。冯承钧译。原为法国伯希和(1878—1945)所著《考究贾耽路程》,1904年发表。此书凡两篇,一为陆路安南通天竺道;一为水路广州通海夷道,考究两路所经过之地名。时人称其为西方汉学家名作,为研究

  • 捕兀剌川

    蒙古国地名。又译不刺川、不兀整理客额儿。位于薛良格河(今蒙古国境内色楞格河一段)流域。蒙古国建立前,蔑儿乞部世居该地。蒙古部铁木镇(成吉思汗)、克烈部王罕屡败其部于此。后并于蒙古部。

  • 咱雅班第达呼图克图一世

    见“罗卜藏布林拉伊”(1425页)。

  • 详稳

    官名。又作相温、详温、襄昆、桑昆、想昆。始于契丹,沿行于金元。即突厥语“沙衮”,源于汉语“将军”。《辽史·国语解》:“详稳,诸官府监治长官。”辽代广设其官:北面朝官之北南大王院下有北南详稳司,掌部族军

  • 允礽

    1674—1724清朝皇子。满族,爱新觉罗氏。康熙帝※玄烨次子。孝诚皇后生。康熙十四年(1675),立为皇太子。6岁就读,师事大学士张英、李光地、熊赐履,通满汉文字。长于骑射,精通词赋。二十九年(16

  • 坚赞额珠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亲族。索伦彭错之子。道光二十一年(1841),任一等台吉,同年被派往蒙古慰问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二十七年(1847),随噶伦沙扎赴察雅(乍丫)巡视,得

  • 舒艾尤布和卓

    托钵僧。新疆伊斯兰教黑山派首领。叶尔羌(今莎车)人。维吾尔族。和卓乌拜都拉长子。康熙三十一年(1692),因不满阿帕克和卓暴政,于叶城、泽浦和英吉沙尔等地发起暴动,迫使其让位于穆罕默德·额敏。旋以穆罕

  • 饶乐水

    见“潢河”(24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