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大寺

东大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甘肃天祝县城土鲁坪与普贯山间之水磨沟内。因位于连城妙因寺以东,故名。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喜饶尼玛初建,后渐兴盛,达隆活佛罗桑尼玛曾任此寺法台。初,先后为萨迦派和噶举派寺院。清乾隆年间(1736—1795),在鲁家土司支持下,成为格鲁派寺院。道光八年(1828),修建堪布昂欠和鲁家昂欠,寺僧达千人。同治(1862—1874)中毁于战乱,移寺于今天祝古城地方,自是逐渐衰落。原设有闻思学院、上下密宗学院,寺内存有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并设印经院。达赖六世曾于该寺任过堪布,其法器尚存。规模仅次于天堂寺,在天祝、永登、青海湟水以北地区享有盛名。

猜你喜欢

  • 阿克苏

    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维吾尔语,“白水”之意,因阿克苏河得名。今新疆阿克苏县。乾隆二十三年(1758),设办事大臣。三十一年(1766),隶乌什参赞大臣。四十四年(1779),改设领

  • 赖护

    ?—1651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屡从征有功,升至梅勒章京。顺治元年(1644),恩诏授半个前程。继从豫亲王多铎镇压农民起义军,平定河南、江南,率本固山兵连破自潼关山上来攻和夜袭之义军,又在潼关击败

  • 贡却尼玛

    1795—1857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四十五任堪布。藏族。生于桑云滩边钦地方。由贡塘·嘉贝样认定迎入拉卜楞寺坐床,剃度出家,授具足戒,学习显密经论。任密宗学院翁则师和医学院法台3年。后任开塔寺、群科噶赛

  • 外七鄂托克喀尔喀

    明代东蒙古喀尔喀(罕哈)万户之一部分。亦译外喀尔喀七部,向称外喀尔喀。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统一东蒙古六万户,不久将喀尔喀万户西部地区及属民(即外喀尔喀)封予第十一子格哷森扎(格列山只台吉)。后

  • 民国册亨县乡土志略

    书名。布依族地区地方志。1册9章。近人罗骏超(时为该县县长)等修纂。成书于1935年。是书简略记述册亨土地、人口、山川、气候、物产、交通、经济、教育、风俗等。布依族约占全县总人口的70%以上,是布依族

  • 幢帅

    南北朝时期柔然的军职。北魏以军、幢为军事编制,柔然可汗社仑效法魏制,于北魏天兴五年(402)建立军、幢制度,“千人为军,军置将一人,百人为幢,幢置帅一人”。军将听命于可汗,幢帅由军将率领,并配有严格的

  • 内会鸡

    见“纳会鸡部”(1272页)。

  • 孛论出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意为“胚胎”。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宗室完颜果第三子即名孛论出。

  • 前赵

    十六国之一。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刘氏所建。前期(304—319)称“汉”,后期(319—329)称“赵”,史作“前赵”。一说刘氏为匈奴单于后裔,单于尚汉室女,后裔遂以刘为姓;一说族属匈奴一支屠各

  • 突便部

    契丹部落。为※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八部之一。有人以为由※古八部时期之※日连部发展而来。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部落联盟首领※窟哥举部附唐,唐置松漠都督府,改大贺氏8部为10州,以突便部为日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