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津鄂木布
清代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绰罗斯氏。※僧格第三子。康熙十年(1671),僧格被异母兄车臣杀害时,以年幼,附牧其叔噶尔丹。二十七年(1688),随噶尔丹袭扰喀尔喀,领兵掠额尔德尼昭(汉籍名光显寺)。三十五年(1696)于昭莫多战役失败后,因与噶尔丹争牧,彼此结怨,谋约都噶尔阿喇布坦往附兄策妄阿拉布坦。旋恐策妄阿拉布坦追记前仇,不容,率众徙牧吹河。三十六年,噶尔丹败亡,势蹙,被迫投策妄阿拉布坦,被禁锢。
清代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绰罗斯氏。※僧格第三子。康熙十年(1671),僧格被异母兄车臣杀害时,以年幼,附牧其叔噶尔丹。二十七年(1688),随噶尔丹袭扰喀尔喀,领兵掠额尔德尼昭(汉籍名光显寺)。三十五年(1696)于昭莫多战役失败后,因与噶尔丹争牧,彼此结怨,谋约都噶尔阿喇布坦往附兄策妄阿拉布坦。旋恐策妄阿拉布坦追记前仇,不容,率众徙牧吹河。三十六年,噶尔丹败亡,势蹙,被迫投策妄阿拉布坦,被禁锢。
西夏佛塔。地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金山乡境内。塔基方形,边长6.2米,高11层,约30米。系密檐式实心砖砌,上绘彩绘壁画。塔西原有寺庙建筑。明代曾重建,1991年被炸毁。
见“安禄山”(910页)、 “安庆绪”(907页)。
见“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5页)。
1870—1952近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经师、翻译家。字仲明,号秀真,以字行。经名萨里哈。天津塘沽人。回族。父母早亡,由祖父母抚养。少年时以卖烧饼为业,生活清苦。后从师李正先阿訇,学习阿拉伯文及伊斯兰教
书名。清洪钧撰。20卷。钧于光绪十三年至十六年(1887—1890)出任驻俄、德、荷、奥公使,得俄人贝勒津所译※《史集》及多桑所著《蒙古史》等,命使馆职员译为汉文,据以与汉文史料相参证,著成此书。其体
见“按赤带”(1622页)。
纳西语音译,意为《三大欢乐调》。纳西族中广为流传的民歌曲调。由《猪歌》、《赶马》和《烧香》等3个民歌组成。其内容主要是歌颂劳动生活,传授劳动知识,赞美男女青年建立在共同劳动和共同生活基础上的爱情。
见“肆叶护可汗”(2355页)。
?—1666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他塔喇氏。初为睿亲王多尔衮王府二等护卫。顺治二年(1645),特简为弘文院学士。三年,随肃亲王豪格进陕西、四川,镇压张献忠起义军。六年(1649),随英亲王阿济格讨
参见“内管领”(3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