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云中古城

云中古城

战国时期内蒙古地区古城。遗址在今托克托县东北,呼托公路西侧。《山西通志·府州厅县考》云:“托克托厅,古云州城所在也”。《水经注》引《虞氏记》称,该城由赵武侯所建(赵武侯亦作赵武公,《史记·赵世家》及《资治通鉴·周纪》载其周安王二年至十四年,即公元前400—前388年在位,《世本》等则无继位之说)。《山西通志》则谓“赵武灵王所筑”。战国初,燕赵诸国为防御匈奴、东胡南下,兴建长城。赵武侯先后在西起五原河曲,东至阴山修筑长城,建立城堡。赵武灵王为抗击北方游牧民族,提倡胡服骑射,北破林胡、楼烦,再筑长城,自代并阴山至高阙为塞,置云中、雁门、代郡。云中古城便成为赵国的军事重镇。秦始皇统一中国,在此设云中县。汉继秦制,仍设云中县。自东汉以后,先后为南匈奴、鲜卑占据,后为北魏领土。唐贞观二十年(646)属云州都督府。龙朔三年(663)改为云中都护府,麟德元年(664)又改为单于都护府。其后,又先后为契丹(辽)、女真(金)、蒙古(元)占据。经历代民族变迁、战乱,古城遂成废墟。遗址说明,早在战国时期,内蒙古地区即有城镇兴起。

猜你喜欢

  • 察哈尔赵喜太起义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与同盟会有密切联系的会党首领赵喜太、郑作霖和马仁等于11月16日在察哈尔右翼中旗(原陶林厅)响应武昌起义,武装占领察右中旗,继而杀死地方通判、巡检,革命声势惊动遐迩,后遭绥远将

  • 五尺道

    古道名。秦并六国后,为把统治势力深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令常頞主持开凿由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交通要道。此路北起今四川宜宾,经云南盐津、昭通,南抵曲靖。因山路险峻,路宽仅为五尺,故名。汉武帝时又派唐蒙率

  • 永宁纳西族母系家庭

    云南宁蒗永宁部分纳西族的一种家庭形式。妇女是每个家庭的中心,是家庭维系的纽带,世系依母系计算,生产、生活资料归母系家庭占有或所有,财产按母系继承,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享有崇高地位。这种家庭组织的建立,与

  • 蕃坊

    穆斯林商人在中国的居地之称。唐宋元时期,来中国广州、泉州等地朝贡经商的穆斯林商人众多,或与汉人杂居,或聚居于城市之一隅,谓之“蕃坊”。由蕃长司蕃长统察公事。蕃坊处建有礼拜寺、市场。时广州、泉州、杭州、

  • 四帐皇族

    见“皇族四帐”(1701页)。

  • 清通典

    即“清朝通典”(2112页)。

  • 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文

    碑铭。乾隆二十年(1755)五月立于北京国子监。弘历撰文,以满、汉、蒙、藏4种文字镌刻。全文约2700字,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引言,1800余字。后半部韵文近900字。记述准噶尔部来源、发展及噶尔丹、

  • 许保

    明嘉靖年间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参见“龙许保”(496页)。

  • 王廷州都督府

    唐代设置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龙朔元年(661),以久越得犍国步师城(约位于今阿姆河下游)置。以其王为都督,职位世袭。隶安西都护府管辖。

  • 明兴

    ?—1874清朝将领。索伦人。姓敖拉氏。世居巴彦街屯,隶西布特哈镶黄旗。咸丰三年(1853),从征江南,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十一年(1861),官记名副都统,赐号法什尚阿巴图鲁。同治元年(1862),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