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京语

京语

我国京族使用的语言。与越南语基本相同,越族也称越南语为京语。在我国有1万多人使用京语,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和附近的若干岛屿上。内部比较一致,没有方言差别。京族大多会汉语,部分京族已转用汉语。语言特点有:有28个声母,塞音、塞擦音分送气和下送气,无清浊对立,有带喉塞音的浊塞音b、d;有一套唇化辅音声母;元音有长短对立,有6个辅音尾一m、—n、-η、—p、—t、—k;共有104个韵母:有8个声调,其中5个舒声调、3个促声调,与汉语的声调调类有明显的相似性;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以名词为中心的修饰词组,除数量词之外,修饰语居后;以单音节词为主,构词以派生和合成为主,合成词有并列、修饰、动宾、补充、主谓等方式。有大量的汉语借词。京语的系属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理由是:①有相当一部份基本词汇源于壮侗语族。②与壮侗语族有相类似的声调系统。③语音系统与壮侗语族比较接近。④量词的用法与壮侗语族相同。另一种意见认为属南亚语系,理由是:①词汇中有不少与孟高棉语同源。②语法结构与孟高棉语基本相同。现代语言学者逐渐倾向于认为越语(或京语)属于南亚语系。

猜你喜欢

  • 佟国维

    ?—1719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佟佳氏。康熙帝外戚。都统佟国赖次子。初隶汉军,后改入满族。顺治十七年(1660),任一等侍卫。康熙九年(1670),授内大臣。十二年(1673),吴三桂叛清,其子吴

  • 綦毋氏

    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其族“多勇健”,晋代,屡聚众反抗。武帝司马炎(265—290年在位)时,骑督綦毋伣邪随军伐吴有功,晋赤沙都尉。

  • 布延

    ?—1651清初将领。蒙古族。郭尔罗斯特氏。蒙古察哈尔部人。初任察哈尔部塔布囊。天聪元年(1627),归附后金,隶满洲正黄旗。先后随军征栋奎部、克什克腾部,攻明边,以功授牛录章京世职。九年(1635)

  • 王崧

    1752—1837清代白族著名学者。原名藩,字伯高,又字酉山,号乐山。云南大理府浪穹县(今洱源县)人。祖籍江南上元县,先世随沐英征云南,落籍浪穹,担任土职,经数代与白族通婚,融入白族。父王梅村博览群籍

  • 完颜阿琐

    金宗室、将领。女真族。完颜氏。太祖阿骨打孙,卫王宗强幼子。长身力大。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授奉国上半军,累加金吾卫上将军,居中都(今北京)。正隆六年(1161)十月,世宗完颜雍即位于东京(今辽宁

  • 巴图尔珲台吉

    ?—1653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名和多和沁。绰罗斯氏。※哈喇忽剌长子。一说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左右,与父分居,驻牧于额尔齐斯河两岸、亚梅什湖周围。崇祯七年(1634)父死后,嗣位。翌年,达赖

  • 刀钧安

    1847—1876清代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傣族。同治三年(傣历1226年,1864),往游缅甸阿瓦,五年(1866)方回,继车里军民宣慰使职。至十三年(1874)得清廷批准,

  • 旗下人

    见“旗人”(2460页)。

  • 卓果特沁古城

    古城遗址。位于新疆轮台县城东南约25公里荒漠草甸。城为土筑,略呈圆形,周约1250米,城垣已颓。塌落基宽约6米,残高3.4米。城中有一环形小湖,湖中心有一高台,高约9米,似古代建筑遗址。城南有二小土丘

  • 外差

    藏语“其差”的意译。※内差的对称。泛指旧时西藏人民依附于各农奴主、被分予少量分地的农奴,向原西藏地方政府支付的一部分负担。包括兵差和普通外差两种。前者指向封建政府所服兵役。后者主要指农奴按照政府开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