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佐领

佐领

清代八旗组织基本单位和首领名。顺治十七年(1660),清廷正式规定八旗的基本单位※牛录,以及该单位首领牛录章京(前称※牛录额真)的汉文名称,俱称为佐领。雍正四年(1726),颁给佐领图记以作文移印信。八旗制度初定,每旗下设五甲喇(参领),每甲喇下设五牛录(佐领)。八旗终清不变,佐领之数则常更。佐领额,入关前发展很快,入关后尤以康熙朝为甚。至乾嘉时为满洲八旗681,八旗蒙古204,八旗汉军266,总计1151佐领。若按其分类统计:则有勋旧佐领99,世管佐领705,公中佐领283,族中承管佐领42,互管佐领15,其它7。编制以丁定额,时有变化,先后定以300、200、130—140丁不等。每佐领设佐领1员,骁骑校1员副之,以管理户口、田宅、兵籍诸事。其职位颇崇,为四品官,常例有以极品大员兼摄。其承职可分为世袭制和公举制。前者为世职之一,是佐领制度的基础。凡承袭:勋旧佐领在原立佐领人子孙中挑选,世管佐领在管过佐领人子孙中拣任。缺出,不论其子孙有无官职,均拟定正、陪、列名的候选名单,加注马步箭考语。带领引见,经皇帝朱圈者为准。参见“牛录”(357页)。

猜你喜欢

  • 骨咄禄叶护

    ?—742唐代后突厥贵族。又作骨咄叶护。开元二十九年(741),攻杀后突厥左厢(左杀)判阙特勤所立之毗伽可汗子,拥立其弟为汗,旋又杀之,自立为可汗。天宝元年(742),为拔悉密首领阿史那施联合回纥、葛

  • 格岳

    门巴族宗祧风俗。一作“批巴”。门巴语音译,“格岳”意为“白骨头”,“批巴”意为“好骨头”。旧时门巴族分逊莫巴、若莫巴和升莫巴等3种人。相传从狮子的嘴里出来的人称逊莫巴即上等骨头,属格岳人的祖先,此可充

  • 狗加

    夫余国的官号。详见“加”(641页)。

  • 觉罗桂芳

    ?—1814清朝大臣。字香东。满洲镶蓝旗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累迁至内阁学士。十一年(1806),入直上书房,历礼部、吏部、户部侍郎、总管内务府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迭典顺天

  • 颉利发

    见“俟力发”(1690页)。

  • 石重乂

    919—937五代后晋宗室、将领。字宏理。先世本西域石国胡人,后随沙陀归唐,也称沙陀人。一说为卫大夫石碏、汉丞相石奋之后。后晋高祖※石敬瑭第三子(一作次子或侄男)。好儒书,颇知兵法。天福元年(936)

  • 王崇名

    清末伊斯兰教著名经师。字守谦。河北宛平(今北京)人。先世西域人。相传为先贤斡噶斯之后,族姓繁衍,徙及内地。回族。因“斡”、“王”音近,以“王”为姓。居北京牛街“王老师傅胡同”。自明代起,族中历有人主牛

  • 奶油

    蒙古等游牧民族的传统奶食品之一。广泛流行于内蒙古、西藏、青海、新疆等地。蒙古语称“查干陶苏”,即“白油”。旧时牧民用手工操作,制法:将鲜奶倒入桶内,有的牧区以搅拌或用毡子包起来保温,使其发酵,将浮在上

  • 夜剌

    见“拽剌”(1620页)。

  • 隆吐山保卫战

    1861年英国占领哲孟雄(今锡金)后,继续向北扩张。西藏地方政府为防止英人入侵,在亚东以南西藏管辖的热纳宗设立边卡,号召人民守土卫国,并获驻藏大臣文硕支持。英国人限令拆除,并以此为借口,于1888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