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信牌

信牌

金代牌符。又称递牌。初,女真人尚无文字,诸部长各刻信牌,交互驰驿。至完颜杨割(盈歌,1053—1103在位)时,采用完颜阿骨打建议,禁诸部擅制牌号,自是号令乃一。完颜阿骨打建国后于收国二年(1116)九月,始制金牌,后又有银牌、木牌之制。以金牌授万户,银牌授猛安,木牌授谋克和蒲辇(蒲里衍),以示功赏。金朝接待宋朝使臣的接伴使均佩银牌。另一类为遣使传递文书的信牌。大定二十九年(1189),定制,递送皇帝敕书用朱漆金字牌,递送尚书省文书用绿油漆红字牌。周燀《北辕录》载:“银牌牌样如方响,上有蕃书‘急速走递’四字,上有御押,其状如‘主’字之法。“范成大《揽辔录》亦说“上有番书‘准敕急递’字及阿骨打花押。”1976年俄国远东滨海地区赛金古城155号遗址出土的金代银牌为圆角长方形,长22.2厘米,宽6.5厘米。上端有一圆孔系穿。穿下有双钩行书御押,其字形确实如汉字“主”。接着有三个双钩楷体女真字单词,依次为“国之诚”即国家有诚意,讲信用的意思。金牌、木牌的形制当大致与此相仿。

猜你喜欢

  • 剿定新疆记

    见“勘定新疆记”(1985页)。

  • 李稚

    ?—323十六国时期成汉宗室、大臣。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巴人。西晋末蜀地流民起义首领※李特孙,※李荡次子,成汉君主※李雄侄。初为安北将军,镇晋寿(今四川广元县南)。成汉玉衡十三年(323),仇

  • 和硕齐

    明清时期蒙古官名。※和硕首领。元亡明兴,蒙古地区处于分裂、割据和战乱状态,社会结构亦随之发生急剧变化。元代军政、军民一体并兼有领地性质的万户、千户制,在政体上演变为※兀鲁思和※鄂托克,在军事组织上演变

  • 尔家务

    藏语音译。意为“土司的贴心人”。清代四川嘉绒地区土司属下大头人之藏称。多为土司后代,世袭。有封赐的土地、村寨及农奴。不纳粮税。其职责为代理土司调解纠纷、收粮;土司绝嗣或年幼代为摄政;由土司指定在土司官

  • 河源郡王

    封爵名。唐贞观九年(635),诺曷钵嗣为吐谷浑王,因年幼,大臣争权,国中大乱。十二月,唐遣军平定吐谷浑动乱。次年,遣使至唐,请颁唐历,奉唐年号,并遣子弟入侍,遂受唐封为河源郡王。

  • 伊吾军使

    官名。景龙四年(710)置于伊州西北之甘露州(今巴里坤肋巴塘)。为唐北庭都护府所属伊吾军之长官。辖兵3000,马300。蒲类东各守捉及州、镇驻兵皆归其节度。

  • 汉盘陀

    见“渴槃陀”(2284页)。

  • 不合儿

    见“捕喝”(1854页)。

  • 海富润事件

    清代回民文字狱事件。发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乾隆三十九年(1774),广东崖州三亚村(今海南省三亚市)回民海富润,游学内地。历经广西、湖南、湖北、安徽、陕西等省。四十六年(1781),从陕西至

  • 术不姑国大王府

    见“术不姑”(4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