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勒系腰婚

勒系腰婚

旧时裕固族婚俗。流行于甘肃省肃南县康乐等地区。裕固族男女都有一条宽约30厘米,长约4米的绸腰带,俗称系腰。其婚姻形式的特点为男女交换腰带,并系在各自的腰上,故名。姑娘长到15或17岁时,家长作主为其戴头面的同时举行勒系腰仪式。根据传统习俗,姑娘的腰带必须勒系在其姑姑或舅舅未婚或已婚儿子(不管年龄大小)的腰上,同时将男方的腰带也系在姑娘腰上。仪式开始,一人高喊:“某某家姑娘的系腰勒(系)给某某家了”以示让人知晓。此时,在座的客人便向姑娘的父母表示祝贺。由请来勒系腰的妇女领姑娘到新立的帐房内坐下。此后,姑娘便可同男子自由交往、同居,所生子女必须姓勒系腰家的姓。若其他男子想娶走姑娘,须用一头牛或一匹马,向被勒系腰的男子赎回姑娘的腰带方可。这是一种较原始的姑舅表婚的婚姻形式,今已废。

猜你喜欢

  • 吴允诚

    见“把都帖木儿”(1062页)。

  • 溪州铜柱

    五代十国时楚王马希范同溪州刺史※彭士愁战罢讲和后所立纪其善后事宜之铜柱,亦为界标。铸于后晋天福五年(940)。天福四年秋,士愁引兵攻楚,兵败,遣子师暠率向、田、龚、朱、覃五姓首领纳溪、锦、奖三州印,请

  • 阿不固

    见“阿卜固”(1199页)。

  • 枹罕

    古县、镇、郡名。原为罕羌侯邑。西汉置县,属金城郡(治今甘肃永靖县西北湟水南岸)。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县西南。西晋废。十六国前凉张氏复置。前秦建元十六年(380),苻坚分诸氐于宗亲,各领之散居方镇,命毛兴为

  • 点苍山会盟

    南诏弃吐蕃归唐朝之盟。唐贞元四年(788),南诏第六世王异牟寻不满吐蕃对其重敛赋税,夺诸险要立城堡,岁征兵以助镇防。因纳清平官郑回“自昔南诏尝款附中国(唐朝),中国尚礼义,以惠养为务,无所求取。今弃蕃

  • 伊盟报

    中国共产党三边地委机关报。1944年冬在定边创刊。为不定期刊物。初名《蒙古报》,后改此名。油印,4开,以蒙汉两种文字发行。专门对内蒙古伊克昭盟蒙古民众进行革命宣传。1948年曾停刊,1949年夏复刊。

  • 田旻如

    ? —1733清代湖北容美司土官。又名田明如,号碧峰。土家族。容美(治今湖北鹤峰县)宣慰使※田甘霖之次庶子。初为通州州同。后袭容美等处军民宣慰使。康熙五十二年(1713),以放肆,为左都御史赵申乔劾,

  • 阿著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又作阿着簇。属洮州卫(治今甘肃临潭)。成化十九年(1483),族人札卜节来朝,贡马、驼及佛像、盔甲等物。赐宴并彩缎、绢、钞有差。后,其首领及族人与明廷保持经济、政治联系。弘治二年(14

  • 景耀寺

    裕固族地区喇嘛教黄教寺院。又称“经窑寺”。位于今甘肃省肃南县大河区亚乐乡。建于清顺治(1644—1661)年间。乾隆六年(1741)重修。属青海互助县佑宁寺土观活佛管辖。为五个家(部落名)宗教活动中心

  • 倪属利稽

    唐代黑水靺鞨勃力部首领(一说为黑水靺鞨首领)。开元十年(722)朝唐,唐于其地置勃利(即“伯”同音异译,为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州,命为州刺史,后又授中郎将。是黑龙江中下游流域居民中见于史载的第一位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