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北燕

北燕

十六国之一。长乐信都(治今河北冀县)人冯氏所建。一说其源于鲜卑,先世有食宋冯乡者,遂以为氏。※冯跋原依附后燕,慕容熙在位时(401—407)为政暴虐,获罪,为避祸,于建始元年(407)起兵杀熙,拥立高云为主。正始三年(409),云为幸臣所杀后,即天王位,改元太平,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史称北燕。平定广川公※冯万泥、上谷公※冯乳陈之乱后,政局稳定,对外奉行睦邻政策,结好柔然、库莫奚、夏国;对内省徭薄赋,劝课农桑,举贤兴学,赈孤寡,恤灾民,民情安定。太平二十二年(430),跋弟※冯弘杀跋子冯翼自立后,废嫡长立庶幼,迫长子冯崇奔北魏,引兵来攻,起战端;拒忠谏,杀谏臣,上下危惧,政局趋蹙。屡为魏军所败,被迫称藩于南朝宋。太兴六年(436),在魏军攻逼下,投依高句丽,国亡。自冯跋立,历2帝,凡28年。

猜你喜欢

  • 伊屠于闾鞮单于

    ?—88东汉时南匈奴单于。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名宣。※伊伐於虑鞮单于子。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湖邪尸逐侯鞮单于死,嗣立。同年冬,遣兵千余人出猎,至涿邪山与北匈奴温禺犊王遭遇,战胜而还。因汉朝

  • 如意宝树史

    书名。蒙文佛教史书。青海蒙古族松巴堪布益西班觉撰。清乾隆十三年(1748)成书。两卷,515页。叙述印度、西藏、蒙古佛教源流,及寺庙、高僧、教派、佛经翻译等,并附年表。对元、明、清蒙藏佛教关系研究提供

  • 赫色拉特

    清代新疆山隘名。见《清实录》。《新疆图志·建置》作黑孜尔拉提达坂,为疏附县属山内布鲁特(柯尔克孜族)希布察克部西界。乾隆五十年(1785),清军曾追盗马贼至赫色拉特。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后阿赖岭东部奇

  • 长宁安抚司印

    羌族土司官印。铜质、正方形,印面长宽各7.9厘米,厚1.9厘米,椭圆形长把钮,连柄通高10.2厘米。重1250克。印文前半部为汉字篆刻朱文,后半部为满文朱文,文曰:“长宁安抚司印。”印背钮右侧阴文:“

  • 新蒙古月刊

    北平蒙古学生会会刊。前身即※《蒙古》。1934年1月15日创刊。铅印,16开。社址在北平西城库资胡同15号,后迁至旃坛寺西大街前当铺胡同2号。以传达蒙古同胞的呼声,沟通蒙汉两族关系,研究蒙古及边疆问题

  • 哈达部

    部族名。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因靠近明设马市广顺关(俗称南关),故又称南关。“哈达”满语意为“山”。因分布于今辽宁省西丰县哈达河畔(今小清河),故名。首领纳喇氏(一说原为完颜氏),世居忽喇温(今呼兰河

  • 咄罗

    唐代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出自大贺氏族。史载武德六年(623)曾向唐献名马、丰貂,以示友好。时契丹析为8部,拥兵4万,部之酋长,号称大人,平时牧猎,各部自行,凡调发攻战或国有灾疾则8部聚议,常推一大人建旗

  • 左江道

    壮族地区古行政建制。①宋置,治所在永平寨(今宁明县),属邕州(治所在今南宁市),统辖左江流域诸羁縻州县峒,有忠州(今扶绥地)、冻州(龙州)、万承州(大新)、思陵州(宁明)、左州(崇左)、思诚州(大新)

  • 火寻

    见“花剌子模”(999页)。

  • 丹增多杰

    见“达延汗”(7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