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召得格

召得格

蒙古族传统摔跤服。蒙古语音译,亦译卓铎格,意为摔跤服。上身为紧身短袖厚坎肩,以上等牛皮制作,或以白毡贴花镶边精制,近代亦用帆布制作。衣边镶有数行铜扣,蒙古语称为“涛不知”(圆形钉),背部多有团形图案,形似盔甲,仅盖背部,裸露胸臂。下身为绸质肥大摔跤裤,再套一条有各色图案的套裤。腰缠红、兰、黄三色围巾,足登蒙古靴。各地服饰大同小异,亦有缠彩色头巾者。服装美观结实,既能保护身躯,又显示摔跤手英勇豪迈的体魄。

猜你喜欢

  • 上察隅

    区名。今西藏东南部察隅县设置的区级行政单位,区府驻松冷。除藏族、珞巴族外,现有巨玉、德麦、车另、如苏等4个僜人聚居的自然村。参见“察隅”(2473页)。

  • 乌介可汗

    ?—846唐代回鹘汗国第十四代可汗。��跌氏。※昭礼可汗之弟,※彰信可汗之叔。原称乌希特勤。开成五年(840),回鹘为黠戛斯所破,署飒可汗被杀后,为近可汗牙帐十三部推为可汗

  • 莽噶里克

    ?—1757清代新疆吐鲁番维吾尔族封建主。祖玛尔占楚克,父图默尔库济,世为吐鲁番总管。父死,嗣位,称达尔汉伯克。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献户籍400余迎降,以功受赏赐。旋率兵150名欲投定

  • 九大臣

    唐代吐蕃职官名。又称“九政务大臣”。系对几种高级官吏的统称,音译为“切古”。又具体指吐蕃“掌管诸事的九大臣”。据《德乌佛教史》载,包括大、中、小三贡论;大、中、小三内相(即内务大臣);大、中、小三大平

  • 撒敦

    ?—1335元朝大臣。钦察氏。知枢密院事※床兀儿子,中书右丞相※燕铁木儿弟。致和元年(1328),泰定帝死,奉兄召,自上都还大都(今北京),共同拥戴武宗子怀王图帖睦尔(文宗)为帝,与在上都(今内蒙古正

  • 褚孔格

    见“祝孔革”(1769页)。

  • 达克巴

    ?—1756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西藏※拉藏汗次子索尔扎之子。自幼寄居伊犁。乾隆十九年(1754),随从兄弟阿睦尔撒纳、班珠尔等附清,授二等台吉,驻牧喀尔喀汛界。次年,受命入觐,授札萨

  • 食不兀勒札儿

    蒙古族传统婚俗。出自《蒙古秘史》,《元史·太祖纪》作“饮布浑察儿”。“不兀勒札儿”或“布浑察儿”为蒙古语音译,意为“羊的喉颈”。加动词“食”或“饮”即为“吃羊喉颈肉”。因羊喉颈的筋骨肉坚韧、耐嚼,且不

  • 必力克图汗

    见“爱猷识理达腊”(1899页)。

  • 哈散纳

    蒙古国将领。又作阿散纳。克烈部人。宋嘉泰三年(1203),从成吉思汗征克烈部王罕,失利,曾同饮班朱尼河水盟誓,受宠信。随从西征,破薛迷思坚(今撒马尔罕),不花剌(今布哈拉)等城。并从大将哲别进据宽田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