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剌旭烈
见“合刺旭烈兀”(836页)。
见“合刺旭烈兀”(836页)。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封建主。又称佛和卓、乌什和卓。多斯和卓裔,清二等台吉阿卜都尔璊祖父。初隶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统治时(1697—1727),因布拉呢敦兄弟被拘伊犁,为叶尔羌(今莎车)、喀什噶尔(今喀什)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或译宰生,一说又称三温台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孙,※丙兔台吉子。部名威兀慎(畏吾儿沁)。嘉靖三十八年(1559),随祖、父进入西海(今青海),逐走原右翼异姓领主亦不剌部下卜
原始宗教形态之一。“图腾”一词系北美印第安语totem的音译,意为“亲属”或“标记”。是继自然崇拜之后随着母系氏族制的兴起而形成的,是对于超自然的血统观念的信仰和崇拜。亦有人认为先于自然崇拜,系原始宗
金宗室、大臣。本名元奴,字惇礼。女真族。完颜氏。辽王※完颜宗干孙,郑王※完颜充(神土懑)子。幼聪敏。熙宗皇统元年(1141),试宗室子作诗,中格。通《左氏春秋》大义。海陵王天德元年(1149),授百女
清代云南泸水县秤戛区反封建土司的群众首领。双奎地托底人。傈僳族。十九世纪末,因不堪土司压迫,组织群众起义,提出“不抢老百姓,专抢有钱人,打到皇帝门口去”,“杀官安民”等口号,拥众300余人,攻入秤戛土
我国景颇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盈江、梁河、瑞丽、陇川等县,使用人口约3万。在国外,称克钦语,主要分布在缅甸。景颇语内部比较一致,无方言差
书名。元末赵汸撰。7卷,附录1卷。汸,休宁(今属安徽)人,字子常。通经学,尤精于《春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经术出于黄泽,文律得自虞集,学有渊源。明洪武二年(1369)应召预修《元史》,书成返里
唐吐蕃主管外事之职官。为“纰论”之意译。详见“纰论”(1265页)。
亦称“鸠民”。僚人的一支。汉晋时分布滇西及牁古、益州二郡间的兴古郡(今云南东南之文山、红河两自治州一带)。出自古代百越族系之一支,发展为壮侗语族诸民族,与今仡佬族亦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见“都指挥使”(18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