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吐鲁番出土文书

吐鲁番出土文书

书名。共8册。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等编。1975年末,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组织各方人力,组成吐鲁番文书整理小组,在新疆博物馆已将绝大部分吐鲁番文书进行初步清理、折揭、修复的基础上,对出土的汉文文书反复审核、拼接、识读,使其原貌尽可能恢复。并于1981年至1987年,由文物出版社陆续出版。其所收文书,限于建国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阿斯塔那及哈喇和卓两墓区发掘清理古墓所出的汉文文书。以墓葬为单位,按墓葬先后年代顺序编列;同墓所出文书,首列衣物疏,其他原则上均按纪年先后序列,并加以必要说明和注释。此书内容涉及高昌乃至西域诸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与内地关系等方面,是研究西北地区民族史和民族学的珍贵资料。详见“吐鲁番文书”(770页)。

猜你喜欢

  • 斛律洛阳

    北魏末年山西地区起义首领。西部敕勒斛律氏。孝昌二年(526),乘六镇大起义之势,率众于桑乾(今山西山阴县西南)西起义,与河西牧子(费也头)起义遥相呼应,互为犄角。三月,被游击将军尔朱荣击败于深井(山阴

  • 婆鲁屋拉

    见“艾拉汗”(436页)。

  • 乌尔坚山卫

    见“兀里奚山卫”(111页)。

  • 布越

    布依语和壮语音译。亦译“布雅伊”、“布锐依”、“布央依”、“布依”等。布依族和部分壮族自称。主要分布在黔南、黔西南及广西宜山、南丹、河池、来宾、龙胜、都安、柳江、柳城、上林和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部

  • 然弗

    224—270高句骊国第十二世王。东川王※忧位居子。三国魏正始四年(东川王十七年,243),立为太子,东川王二十二年,父死,即位。在位期间,曾以精骑大败魏兵于梁貊(疑是汉籍中之“小水貊”)之谷。在位二

  • 总叭

    西双版纳哈尼族头人称谓。傣族封建领主在哈尼族地区建立一种“卡西双火圈”的行政组织,加封有威望的哈尼族头人为“火圈”首领,称“总叭”,代其行使政治权力。为了对之笼络,让其出门可有仪仗队,出入宣慰使司衙门

  • 我折黄台吉

    见“阿尔苏博罗特”(1242页)。

  • 孜洛布扎

    藏语音译,又作孜拉扎,意为僧官学校,亦称孜仲学校。创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由西藏地方政府※译仓主持校务,布达拉宫的囊吉扎仓负责实际管理与教学。派僧官任教,课程以佛经、藏文书法、文法、韵律、诗词

  • 人寮

    古代壮族土官婚俗。流行于广西左、右江流域。宋、元、明、清时,壮族土官婚娶,盛行新郎到新娘家举行婚礼之俗。届时,女方父母为其女在距村五里外盖一草屋,称为“寮房”,然后敲锣打鼓,把新郎和新娘送进“寮房”,

  • 牙库特

    即“雅库特”(21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