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吐鲁番文书

吐鲁番文书

指新疆吐鲁番所出土之古代文书。收藏在新疆博物馆等单位。吐鲁番地区古为“车师前部”地,西汉时以“高昌壁”得名。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今高昌故城(即吐鲁番东南高昌废址,位于今阿斯塔那东南、哈喇和卓西南)。东晋咸和二年(327),前凉张骏于此置高昌郡,郡治高昌城。其后西凉、北凉沿袭之。北凉承平十八年(460),柔然灭沮渠氏的残余势力,立阚伯周为高昌王,此后,张、马、麴诸姓相继称王,史称“高昌国”。王城在高昌。唐贞观十四年(640),唐灭高昌,以其地置西州,高昌城成为西州都督府治所。9世纪中叶以后,又是西州回鹘之王城。此文书即历代被高昌居民埋藏在地下的文物一部分。出土地点主要为阿斯塔那以北、哈拉和卓以东这两个墓区,高昌古城内也有少量发现。其中除一些以文书形式直接随葬(如衣物疏、地券、功德录、告身及一些契约等)较为完整外,大多是当作废纸被用来制成死者的服饰(如鞋靴、冠带、枕衾等),或是一些俑的构件,乃至葬具(纸棺),故多已残缺。主要为汉文,也有回鹘文、粟特文等。文书撰写地包括吐鲁番、敦煌、庭州、伊州、洛州、长安等。解放前大量被掠至国外。解放后出土近3000件。内容涉及晋至唐历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生活等各方面,很多可补文献记载之不足,史料价值极高。不仅是我国古代文物之珍品,也是研究高昌地区乃至西域诸族历史的重要资料。这批文书出土后,绝大部分已由新疆博物馆工作人员作了初步清理、折揭和修复。自1975年末,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组织各方人力,组成吐鲁番出土文书整理小组,在原有基础上,将全部文书核对、缀合、标点、定名。并陆续出版了8册汉文文书,即※《吐鲁番出土文书》。

猜你喜欢

  • 忙兀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又作忙忽惕。与成吉思汗所出之孛儿只斤氏同源,皆出自孛端察儿(成吉思汗十世祖)。据《元朝秘史》为忙忽台后裔;依《史集》则为札黑速后裔。初依附于泰赤乌部,在“十三翼之战”中与札只剌等13

  • 阿才

    ?—426南北朝时吐谷浑王。又作阿豺、阿犲、阿柴。姓吐谷浑氏。※树洛干弟。晋义熙十三年(417),吐谷浑遭西秦将木奕干袭击,兵败尧杆川(塞外),与兄走保白兰山(今青海都兰一带)。兄临终前,受遗嘱,以兄

  • 女真族所建朝代名。收国元年(1115),完颜阿骨打所建。首都初为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贞元元年(1153),迁都燕京,改名中都(今北京)。贞祐二年(1214),迁都南京(即汴京,今河南开封)

  • 拥担达

    哈尼语音译。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迁居新房仪式。新房建成,女主人端上半盒糯米饭和一个熟鸡蛋,男主人抬着祖先神龛,率领全家将之置于屋中祖先灵台上。然后大家动手,帮助新房主人搬家具,支三脚架,立支锅石。主人杀

  • 讹勃遇

    ?—1082西夏将领。党项羌族。惠宗时(1068—1086)官副统军。大安八年(1082)五月,惠宗母梁太后举兵攻宋,受命与都统军嵬名妹精嵬领兵数万攻宋环庆,掠淮安镇,为宋守将张守约合诸路兵所败,与妹

  • 建安城

    古地名。①唐征高丽攻克的重镇之一。史载其在辽水东,安市北,卑沙城东北,约为今辽宁盖县东北15里青石关古城。唐亡高丽国后,安东都护府所辖有建安州都督府,乃以其地置。后废。②东晋隆安二年(398),后燕慕

  • 祁秉忠

    1573—1672明朝东祁第十世土司。字爱宇。土族。青海民和(一说西宁州)人。祁世勋子。万历十九年(1591),袭指挥同知。四十四年(1616),为永昌参将,以功擢凉州副总兵,授平羌将军印。四十六年(

  • 三征三岩

    清朝征讨三岩的战争。三岩位于西藏东部与四川交界处,为由川入藏的要路。其头领屡唆众劫掠官兵、商旅,梗阻通道,清政府为确保由川入藏之路畅通,曾多次用兵征讨,其中重要者有三次:(1)乾隆四十五年(1780)

  • 奥屯襄

    ?—1215金大将。本名添寿。上京路(治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人。女真族。奥屯氏。大定十年(1170),袭猛安(千户长)。因通练边事,被丞相完颜襄举荐为崇义军节度副使,后历任乌古里掞详稳、都水少监、石州

  • 桑耶寺志

    书名。一般认为此书即《拔协》一书之别称。旧译《桑耶大王柱记》,因该书自桑耶寺殿内太柱下发掘出而得名。参见“拔协”(13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