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和耀曾

和耀曾

清朝将领。字荣轩,纳西族。云南丽江白沙人。大理守城营都司和鉴之子。咸丰六年(1856),父卒,荫袭云骑尉职。保署维西协任都司职,曾奉命指挥杨玉科、张润等镇压杜文秀起义军。同治十一年(1872),同杨玉科攻克大理城,赏穿黄马褂,赐“达春巴图鲁”名号,记名提督,赏给田产。任内,赏恤死伤兵勇及培植丽、滇士子(包括昆明名士陈荣昌)。后署陕西汉中镇,继任贵州镇远镇总兵。10余年间,治兵有方,地方宁安,注意民间生理,督率所部修渠筑堤,连年按季节在道旁种植桐树,百姓受惠。卒于任,地方建和公祠并竖碑颂其政德。今祠碑均存。

猜你喜欢

  • 立文法

    五代、北宋时西北吐蕃、党项等少数民族结盟的一种形式。将举事,先定约束,施设号令统领其众,谓之“立文法。”

  • 四个马家

    旧时裕固族部落名。因交四匹“茶马”,故名。住牧于今甘肃省肃南县康乐区赛定牛心墩一带,操东部裕固语。共有3个户族(裕固语称※“的尔勤”):安帐(汉姓安)、各尔格兹(或称柯尔克孜,汉姓耿)、托鄂什(汉姓妥

  • 葛勒特勤

    见“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1340页)。

  • 大室韦

    唐代以前室韦五部之一,亦为唐代诸部之一。北齐时(一说隋代)室韦分为五部,是为其一。可能因其人多地广而得名。《旧唐书》称其“傍望建河(《新唐书》作室建河)居”,其所在学界有四说:一认为在前苏联境内石勒喀

  • 唾契汗

    见“契汗”(1563页)。

  • 传说中的一种毒虫。最早见于《左传》:“皿虫为蛊”。《隋书·地理志》:“五月五日聚百种虫,大者至蛇,小者至虱,合置器中,命自相啖,余一种存者留之,蛇则曰蛇蛊,虱则曰虱蛊,行以杀人。因食入人腹内,食其五藏

  • 贺什格巴图

    1849—1915清末蒙古族诗人。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沙尔里克苏木人。牧民拉卜杰子。19岁前在村塾学蒙文,通过自学,通晓汉文、藏文。20岁在巴拉珠尔公手下当书吏,因同情“独贵龙”运动,写诗赞美,受牵连

  • 王振邦

    ?—1700清康熙朝黎族起义首领。海南岛琼山县指马峒人。黎族。因不堪忍受地方文武官属役使黎族群众入山采香、藤、花梨、紫檀等物之苦,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十二月,在指马峒宰牛传箭,倡导黎人武装反抗官

  • 和林格尔厅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托明总纂。清咸丰二年(1852)成书。木刻本。3册,4卷,3万余字,卷1为疆域、沿革、星野、山川、关隘、古迹、村庄;卷2为风俗、物产、田赋、户口、寺庙;卷3为人物;卷4为艺文。

  • 赛典赤·忽辛

    ?—1310元朝大臣。回回人。云南行省平章※赛典赤·赡思丁第三子。至元(1264—1274)初,以世臣子充宿卫,获忽必烈赏识。十四年(1277),任兵部郎中。次年,出为河南等路宣慰司同知。后历任云南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