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雅班第达呼图克图一世
见“罗卜藏布林拉伊”(1425页)。
见“罗卜藏布林拉伊”(1425页)。
①古族名。今乌兹别克族在元、明时的译称。13世纪初居里海附近。语言属突厥语族,其体质为突厥、蒙古、伊兰三种血统的混合。14世纪上半期钦察汗国(金帐汗国)月即别汗(1313—1341年在位)统治时期,国
明朝与北元的一次大决战。明太祖朱元璋经多年战备,欲灭北元,统一蒙古地区。洪武二十年(1387),命※冯胜(回族)等率20万兵北征金山(在今吉林双辽东北),收降北元丞相纳哈出及其部众,断北元左翼。旋于同
流行于契丹、女真、蒙古民族中的祭祀习俗。即祭毕将祭祀所用酒食烧掉。契丹称烧饭日作“热节”。《契丹国志》称:皇帝“既死,则设大穹庐,铸金为像,朔望节辰忌日,辄致祭,筑台高丈余,以盆焚食,谓之烧饭。”女真
即“宫户”(1749页)。
1862—1917近代教育家。字纶三,四川省成都人。回族。清末廪生,曾任黑龙江省木兰、巴彦等县知县。遂寓居齐齐哈尔。在木兰县任内,疏浚河道,兴农事,办学校,深得民心。光绪三十三年(1907)夏,在齐齐
东汉长沙武陵地区少数民族起义首领之一。桂阳(今湖南郴县)人。桂阳蛮渠帅。习有武功,家有财富。详见“长沙武陵蛮起义”(371页)。
参见“内齐托音呼图克图二世”(312页)。
467—520北魏宗室。字道镜(镇)。鲜卑元氏(拓跋氏)。景穆帝※拓跋晃孙,任城王※拓跋云长子。少而好学,言辞清辩。太和五年(481),父卒,袭封任城王,加征北大将军。九年(485),加使持节都督北讨
清代蒙古地区寺庙的僧职名。亦作格思贵。管理寺庙、札仓庶务和杂务,有的还兼管教务和戒律,教授经典和督察喇嘛念经,手执法杖,对不守戒律规定的僧人予以责打。也负责处理僧众的一般纠纷,实际是寺庙的执法者。地位
元代掌管伊斯兰教事务的机构。“哈的”为阿剌伯文的旧译,亦作嘎锥、戛尊、卡迪,意为“伊斯兰教法官”。职司为国祈福和掌伊斯兰教徒之词讼、户婚、钱粮等事。元朝政府初设,时间不详,但称“回回哈的司属”。由于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