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萨克文

哈萨克文

我国哈萨克族使用的拼音文字。历史上哈萨克族曾先后使用过突厥文和后期粟特文。13世纪以后,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哈萨克族逐渐开始用阿拉伯字母来拼写自己的语言。1917年和1924年前苏联的哈萨克共和国曾两次对这种文字进行改进,以便使它更好地适应哈萨克语的特点。但30年代转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1938年以后改用以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文字。1954年我国对一直使用的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文进行了修订。60年代中期文字改革时制定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新文字方案和原有老文字同时并用。由于推广使用新文字的条件尚不成熟,两种文字长期并用也不利于本民族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1983年便停止使用这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现行的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文共有29个字母和一个软音符号。有5个字母是表示元音的,其中的4个和软音符号一起表示前后对立的8个元音。当这4个字母的右上角不加软音符号时分别表示4个后元音;右上角加软音符号时,则表示4个前元音。表示辅音的字母有24个。字母表中的多数字母都根据词中的位置而有独立、后连、前后连和前连4种形式。行款是由右向左横写。新中国成立以来,用哈萨克文出版了大量图书,发行了多种报刊,其内容涉及到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等许多领域,对传播文化,提高哈萨克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起了巨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 敖赫达

    裕固语音译,意为“家”、“部落”。一作鄂托克。旧时裕固族社会组织形式。每个部落分若干户族(西部裕固语称“的尔勤”,相当于氏族)。部落之间原有严格的地域界限,各占一定的区域。后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历史原

  • 龙汉

    宋代南宁州少数民族首领。南宁州人。淳化三年(992),※龙汉兴称夷王时,为都统,与刺史龙光显、龙光盈等入朝贡马、朱砂。至道元年(995),称王,遣使龙光进率西南牂柯诸少数民族入朝贡方物,受太宗召见,询

  • 提云陀若那

    见“提云般若”(2193页)。

  • 广西名胜志

    书名。广西地方志与民族志。10卷。明曹学铨(1574—1647,字能始,号石苍,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汉族)撰。是书据史书、方志写成,内容记述广西建置沿革、各府州县情况及左、右江土司制度。名府州县均载有

  • 噶礼

    ?—1714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栋鄂氏。何和哩四世孙。荫生出身。初任吏部主事、郎中。康熙三十五年(1696),从帝征准噶尔部噶尔丹至克鲁伦河。受命随左都御史于成龙督运中路兵粮,擢盛京户部理事官。三

  • 刘渊

    ?—310十六国时期汉国(后称前赵)创建者。304—310年在位。字元海。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匈奴左部帅※刘豹子。一说为※冒顿单于后裔,冒顿尚汉宗女,其后裔遂以刘为姓;一说族属匈奴一支屠各(又

  • 卫满王朝鲜

    燕人卫满代箕氏君临朝鲜之史事。秦末,中原战起,燕、赵、齐民往投朝鲜者达数万口,朝鲜王箕准(相传为箕子42代孙)置之于西界。汉兴,以地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今朝鲜清川江,一说指大同江或鸭绿江)。时

  • 荆州驻防八旗志

    书名。清代驻防荆州将军希元、祥亨等纂。光绪五年(1879)始修、九年成书。16卷(不包括卷首)。分宸翰、敕谕、建置、风土、食货、学校、武备、职官、选举、仕宦、人物、烈女、艺文13部分。载有荆州满城、将

  • 卡山夹干

    新疆柯尔克孜族美味食品之一。制法:先将面发酵,再做成薄饼,贴于尖底锅周围。将其反扣,架于干马粪火上烘烤。制成之饼,香脆可口,常用以招待客人。

  • 莫护跋

    三国时鲜卑慕容氏首领。前燕国君※慕容皝高祖。魏初,率部自北方入居辽西,依附于魏,从宣王司马懿破公孙氏,因功封率义王。以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为中心建政权。慕燕代之步摇冠,遂敛发袭冠,一说因故被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