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外藩蒙古

外藩蒙古

清代对蒙古诸札萨克旗的总称。蒙古札萨克旗,按‘盟旗制度’规定,有内札萨克和外札萨克之分。内札萨克旗指分布于漠南蒙古地区的科尔沁等24部49旗,是在满族统治阶级兴起后依其归附先后相继建立起来的旗。外札萨克旗包括喀尔喀蒙古86旗、青海蒙古29旗、阿拉善厄鲁特旗、额济纳土尔扈特旗、科布多杜尔伯特和居住于新疆地区的和硕特、土尔扈特等所属各旗,在康熙(1662—1722)至乾隆(1736—1795)年间陆续建立。内札萨克所属各旗有关袭爵、年班进京诸事,统由理藩院王会清吏司综理。外札萨克各旗有关诸事统由理藩院典属清吏司综理。凡内外各札萨克,职位皆世袭,旗内牧地和属民俱由札萨克按照清朝的规定和法令处理,并接受清廷监督。

猜你喜欢

  • 库达库尔伯克

    见“胡达胡里伯克”(1582页)。

  • 额什丁

    伊斯兰教大毛拉。1353年,※东察合台汗国※秃黑鲁帖木儿汗正式接受伊斯兰教之引导者。其祖先被成吉思汗带到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后转至察合台汗国东南部定居。其父扎马鲁丁曾劝说秃黑鲁帖木儿皈依伊斯兰教

  • 沙州征收谷物令文

    敦煌吐蕃古藏文文献。原文见《关于新疆的藏文文献》。系沙州官府征收谷物的指令。内容为:会计官拉珠赞致书长官论甸热、论菜扎,陈请下令,从阿豺部农民谷物中,交纳谷物30��,并请

  • 腊日各娃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马尔康及绰斯甲藏区土司衙门官吏。每一官寨有4名,负责看守官寨大门及监狱,经土司、头人判决后的犯人,处罚由其执行,并替值日大头人传呼土司之※科巴,轮流去官寨当班。从土司处领种一份土

  • 芦笙

    苗族传统簧管乐器。又称六声、瓢笙。由笙管、笙斗和簧片构成。相传,原用单根芦苇管制成,后经多次演变,成为竹制3管、4管、6管。一说确定6管,源自苗族6个支系。笙管外侧开若干按音孔,6管分两排贯入木斗或葫

  • 武宁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宪宗蒙哥第三子玉龙答失之孙彻彻秃(又作阇阇秃)于至治二年(1322)受封。

  • 鸣鹤城

    古城名。故址在今甘肃临潭县新城镇之东。吐谷浑据今甘肃临潭以西洮河流域时所筑。北周、唐至北宋先后属洮州或临洮郡。

  • 朋措南杰

    1566—?明末清初青海瞿昙寺高僧,第一代堪布。藏族。出生于云畦家族。13岁,于青海湖畔从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出家。18岁赴西藏,由赤强巴嘉措堪布受沙弥戒。在阿里扎仓,拜端拉巴堪布为师,3年中勤学《集类学

  • 梁漱溟

    1893—1988社会科学家。蒙古族。字焕鼎。广西桂林人。元云南梁王之后裔,※梁济子。14岁入中学读书,后就读于直隶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赴日留学,回国后,曾任天津《民国报》记者、司法部秘书。1917年

  • 合扎谋克

    金朝皇帝侍卫亲军的称谓。女真语“合扎”,意为亲军;谋克,百夫长之意。因以皇帝近亲领之,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