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尚论议准达日扎夏请封书

大尚论议准达日扎夏请封书

敦煌吐蕃藏文文书。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1217号卷子。全卷藏文12行。系吐蕃河西大尚论节度衙发出之文件,内载议准部下达日扎夏请封之事。内容是:龙年孟春一月上旬,大尚论节度衙收到部下达日札夏自宗喀孜绛古送来的呈文,请求为其颁发一件盖印三封文副本。大尚论及大尚论喻寒波掣逋(整事大相),经研究议准:以“达日扎夏于赞普年幼之时,属民韦焦叛变时,自上部以下,大败有益于王事之功德,耳赏予小银字告身及虎皮马垫。”此文经论赞札多贝、沦列心儿贝加印,副本交予达日扎夏收执。文末盖方形印章,印正面为殿翅立地天鹅,天鹅头部左右有日月各一。鹅像下横线框内有藏文,字迹不清。此封书为吐蕃遗存之少量古藏文文书之一,对研究古藏语、吐蕃职官及请封制度,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旁小邑

    汉代夜郎国周围诸小国的总称。后设县20余,如且兰、镡封、鄨、平夷、同并、谈指、宛温、毋敛、毋单、漏江、谈藁、句町、漏卧、西随、都梦、进桑等,其中的句町、漏卧、且兰等邑各有君王。汉时,有封为王或侯国者。

  • 敖斯莫

    达斡尔族的传统食品之一。稷子米的一种。达斡尔语音译,由“哈乌顺·阿莫”音变而来,意为“蒸过的米”。达斡尔族旧时吃的米食,以稷子米为主。将稷子加工成米有两种方法,此为其一,即将稷子放在锅内用水蒸沸后炕干

  • 合榔

    见“门款”(135页)。

  • 石抹常山

    ?—1254蒙古国将领。契丹族。青州防御使※石抹高奴子。窝阔台汗元年(1229),以父伐金卒于军,袭为千户。蒙哥汗三年(1253),擢总管,领兴元(今陕西汉中)诸军奥鲁(蒙古语,意为老小营)屯田,并领

  • 大同府

    见“西京”(690页)

  • 热海

    见“阗池”(2386页)。

  • 打女真

    契丹族强大后对东北女真民族的一种不等价的交换。契丹建国后,对女真设有榷场,进行贸易往来,女真以北珠、人参、生金、松实、白附子、蜜蜡、麻布之类交换,契丹有意压价,欺行霸市,并对女真人进行凌辱,此谓“打女

  • 阿达

    明代诗人。安徽和州(今和县)人。回族。工诗。曾与文学家程敏政相唱和。有《香泉和篁墩学士》等诗传世。

  • 论语西夏文译本

    西夏译汉文儒家经典。译自陈祥道注本,译者不详。为残本,蝴蝶装,页面25.3×17.2厘米,面8行,行17—18字,共47面。为第三、第六、第八、第十各一部分,分别相当于汉文本第五、第十一、第十五、第十

  • 咸得不

    见“石抹咸得不”(4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