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贺氏

大贺氏

契丹族的一支。源出东胡。为契丹历史上最早部落联盟中的核心氏族。始见于《旧唐书》、《唐会要》。一说即※古八部中的※何大何部。因其长期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故亦为契丹最早部落联盟的名称。大约始于隋、唐之际(618年前后,一说始于贞观二年,628年),至开元十八年(730),延续一百余年,构成契丹开国前第二个历史时期。时大贺氏统领契丹八部,拥兵四万,分布于土河(今西辽河上游老哈河)以北,潢河(今西喇木伦河)流域一带,东接高丽,西连奚,南临唐朝营州,北毗靺鞨、室韦。经济以牧猎为主,居无常处,平时各部自行,凡调发攻战,或国有灾疾,则八部聚议,推一大人建旗鼓以统八部。先后任首领者有:※咄罗、※摩会、※窟哥、※阿卜固(一作阿不固)、※李尽忠、※失活、※娑固、※郁于、※咄于(一作吐于)、※邵固等。初附突厥,入唐,始通中原,与唐关系日趋密切。武德六年(623),咄罗遣使献名马、丰貂。贞观二年(628),首领摩会率众投唐,并赴长安进觐唐太宗,受唐赐“鼓纛”,自是,常入贡。十八年(644),窟哥率兵助唐伐高丽,受唐封左武卫将军。二十二年(648),举部归唐,唐于其地置松漠都督府,改契丹八部为十州(以※达稽部为峭落州,※纥便部为弹汗州,※独活部为无逢州,※芬间部为羽陵州,※突便部为日连州,※芮奚部为徒河州,※坠斤部为万丹州,※伏部为匹黎、赤山二州,并玄州共十州),改※辱纥主(各部首领)为刺史,以窟哥为使持节十州诸军事、松漠都督,封无极县男,赐李姓,显庆(656-661)初年,又拜左监门大将军。时契丹名义上成为唐统辖下的地方行政机构,与中原关系极为密切。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因不堪武周地方官吏的侮掠,李尽忠率众反,据营州(今辽宁朝阳),自号“无上可汗”。寻遭镇压,契丹又附突厥。开元二年(714,一作三年),失活见突厥势衰,再度归唐,唐玄宗赐书铁券,封松漠郡王,拜松漠都督府都督、左金吾卫大将军、静析军经略大使。五年(717),入朝觐玄宗,玄宗以永乐公主赐婚。失活卒时玄宗亲为之举哀,令其弟娑固继任袭封。继后十余年中,契丹与唐一直保持密切关系,贡使不断,十年(722),唐以燕郡公主赐婚郁于;十三年,又赐咄于紫袍、银钿带,封中郎将;是年,邵固入唐随玄宗封禅泰山,尚东华公主。直至开元十八年(730),契丹部落联盟内乱,军事首领※可突于杀部落首领邵固,另立※遥辇氏首领※屈列为部落联盟首领,投突厥。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自此结束。以后,大贺氏逐渐成为契丹开国皇族※三耶律(即大贺、遥辇、世里)之一。

猜你喜欢

  • 吹吹腔

    白族戏剧。是在※大本曲的基础上形成的。唱腔有20多种,唱词基本上仍采用“七七七五”(前3句7字,后1句5字为一段)的民歌形式。唱腔曲牌按生、旦、净、丑划分。演唱时主要以白族民间乐器唢呐伴奏,配有锣鼓。

  • 大邦基

    即“大兴国”(82页)。

  • 思曩日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其族居地分散,据史载,朵甘思曩日族屯于札八草地,去松州8日程,拥众3000余人,马2000余匹,牛羊以万计。洮河之西又有思曩日大族,人马尤盛。可知思曩日族之居地大体有二:一是今四川阿坝

  • 刀更孟

    ?—1415明代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傣族。车里军民宣慰使※刀暹答长子。永乐十一年(1413),父卒,袭职(一说自立)。执政后,暴虐无道,重辟刑,创轧锯之法,或以铁钩勾罪犯脊骨

  • 佑宁寺观经会

    亦称观经法会,土族语称“蓝迦”。土族传统庙会。流行于青海互助县等地。每年夏历正月初二至十五日,六月初八至初九日举行。届期佑宁寺喇嘛每天要三次到经堂念经,法台两次到经堂讲经。正月初八与十四日两天举行喇嘛

  • 明谊

    ?—1868清朝大臣。蒙古正黄旗人。托克托莫特氏。内务府大臣明训弟。嘉庆二十四年(1819)进士。以主事用,分兵部。道光五年(1825),补官,十三年(1833),充武会试提调。十四年,升员外郎。十六

  • 红石窝会议

    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会议,地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区红石窝故名。1936年10月,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后,右倾分裂主义者擅自命令红四方面军组成西路军渡过黄河西征,红军进入河西走廊后,同马家

  • 䍧牱

    见“牂柯”(1857页)。

  • 伊拉古克散呼图克图五世

    见“罗布桑巴尔丹”(1423页)。

  • 新疆置省

    清代末年统治新疆政策的重大变革。新疆古称西域。自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年)建立西域都护府以来,历代中央王朝都在这里设官置治,进行有效管辖。清代,清朝统治阶级为分化各族人民的反抗意识,在统一全疆地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