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女真译语

女真译语

书名。亦称“女真馆华夷译语”。明代编。具体编者失载。为女真馆“杂字”和“来文”汇编,是解读女真文字的辞书性质的工具书,也是研究明代东北民族关系的史料书。共有两种,一为永乐年间四夷馆编的有女真文字且“杂字”、“来文”俱全的一种,被称为“有文字女真译语”。二为明末会同馆编的只有汉字标音但无女真字更无“来文”的一种,被称为“无文字女真译语”,有无文字是指有无女真文字。学界常用的是前者,但后者由于所收单词较前者多,注音也有差异,故亦有学术价值。前者的“杂字”部分是把一些女真语单词按天文、地理、时令、花木、鸟兽等16个门类分别编排。每个单词既写出女真字,又以汉字释义并标音。有许多手抄本传世。据近代人研究,只有德国柏林本和日本东洋文库本与内藤湖南本是祖本。其它均为祖本的别录本或汇抄本。1896年德国莱比锡出版的葛鲁贝的《女真语言文字考》之主要内容是转录柏林本,在世界学术界影响极大。罗福成类次本,1933年大库档案整理处石印,是把三个祖本的内容汇集一起去其重复,最为详细,便于使用的版本。

猜你喜欢

  • 索葛

    突厥汗国官号。其意谓“发须”。《通典·突厥上》:初,突厥官号,“凡有十等,或以形体,或以老少,或以颜色须发,或以酒肉,或以兽名。”突厥“谓发为索葛,故有索葛吐屯。”据今人考证,句中“发”似为“须”字之

  • 海城县

    清地名。位于辽宁省中南部,顺治十年(1653)置。境域东西150里,南北120里。东至凤城,西至锦州府广宁县。晋、隋属高句丽。唐属盖州。辽置海州南海军,属东京道。金为澄州。元属辽阳路。明置海州卫,隶辽

  • 拓跋阿斗埿

    见“拓跋那”(1356页)。

  • 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

    明代四川地方官署名。参见“松潘卫指挥使司”(1298页)。

  • 西越

    西部越人之统称。参见“西瓯”(690页)。

  • 策凌额尔德尼洪台吉

    1591—1626明末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济农。亦译作色棱额尔德尼鸿台吉。孛儿只斤氏。※博硕克图济农长子。天启六年(1626),嗣济农位,在位6月去世。翌年由其弟林沁额叶齐岱青继任济农。

  • 仆固天王

    见“仆固俊”(318页)。

  • 伯德梅和尚

    ?—1195金大臣。泰州(治今吉林洮安东)人。奚族(一说女真)伯德氏。正隆五年(1160),充护卫,授曷鲁碗群牧副使。复召为护卫十人长,累迁复州刺史。明昌(1190—1196)初,任西北路副招讨,历秦

  • 甘青宁地区第一次羌民大起义

    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汉遣王弘发金城、陇西、汉阳羌征西域。羌人惧运屯不还,行至酒泉叛散。汉出兵截击,或覆其庐落。于是湟中勒姐、当煎等羌起兵反抗,陇西塞外先零羌别部首领※滇零与钟羌攻陇西,阻塞陇道

  • 桑朗温恺

    清四川瓦寺土司。藏族。康熙五十九年(1720),清兵进藏时,调土兵600于拉里、巴塘地方护送粮饷,又随征郭罗克,俱有功,加宣慰使衔。卒,子桑朗容忠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