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佛经。译自后秦鸠摩罗什译本。西夏文译者佚名。一为木刻梵夹本,存卷3。卷首有元代皇帝印经祝赞。现藏北京图书馆。一为泥金写经,绀纸金书,存6卷,前有道宣述弘传序,藏法国巴黎图书馆。一为木刻本,有西夏枢密西摄典礼司正授艺广武孝恭敬东南姓官上国柱旺普信所作序,序中有“今圣母子,已继王位”语,知为西夏早期所译,现藏德国民俗博物馆。此外尚有甘肃博物馆藏蝴蝶装写本,敦煌研究院藏书图本《观世音菩萨普门行愿品》,和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藏本。
西夏文译佛经。译自后秦鸠摩罗什译本。西夏文译者佚名。一为木刻梵夹本,存卷3。卷首有元代皇帝印经祝赞。现藏北京图书馆。一为泥金写经,绀纸金书,存6卷,前有道宣述弘传序,藏法国巴黎图书馆。一为木刻本,有西夏枢密西摄典礼司正授艺广武孝恭敬东南姓官上国柱旺普信所作序,序中有“今圣母子,已继王位”语,知为西夏早期所译,现藏德国民俗博物馆。此外尚有甘肃博物馆藏蝴蝶装写本,敦煌研究院藏书图本《观世音菩萨普门行愿品》,和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藏本。
布依语音译,意为“悠悠唢呐”。布依族传统吹奏乐器。流行于贵州望谟、册亨、贞丰一带。有木制和竹制两种。木制的下端装有共鸣器;竹制则无。管身开5个或6个音孔。吹奏时,在口子处放一个“虫哨”(以槐树上的昆虫
即“黄鼎凤”(2020页)。
明代地方官员。字白夫。广西武缘县止戈乡人。壮族。自幼勤奋好学,知书识礼。弘治八年(1495),应乡试中举。先后赴浙江兰溪县和仁和县任“教谕”,潜心施教,诲人不倦,生员深感其德。正德十年(1515),升
见“艾斯木汗”(437页)。
高句骊国官号。见于《北史》、《周书》、《隋书》,列为高句骊国12等级(《周书》加※“褥萨”为13级) “大官”中的第十级,位于※“小使者”之下,※“翳属”之上,与诸官分掌内外诸事。其他正史皆不载。新旧
金海陵王完颜亮年号。1156—1161年,凡6年。
?—1698清代蒙古王公。苏尼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十二世孙,郡王※腾机思第四子。崇德六年(1641),授三等台吉。顺治三年(1646),随父逃依喀尔喀车臣汗硕垒。五年(1648),
唐代党项羌部落名。依部族姓氏命名。属党项八部之一。今人考其原居地在今甘肃临洮县境内之西塘。
契丹族祭祀仪式。“瑟瑟”为契丹语。此为祈雨射柳之仪。相传于开国前遥辇氏苏可汗时制定。遇天旱,择吉日行之。预先置百柱天棚,及期,皇帝致奠于先帝御容,继行射柳,皇帝二射,臣将依次各一射。不中者以冠服作抵押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延祐七年(1320),仁宗次子兀都思不花由安王降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