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宇文泰

宇文泰

505或507—556

北魏、西魏大臣,北周尊基者。俗名黑獭。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人。先祖为匈奴单于远属,后与鲜卑杂居,被推为主,遂鲜卑宇文氏。北魏安定侯宇文陵玄孙,宇文肱之子。轻财好施,喜结贤士。北魏孝昌二年(526),随父参加鲜于修礼义军。后转入葛荣部下。及荣败亡,例迁晋阳,为尔朱荣赏识,升统军。永安三年(530),随贺拔岳入关镇压万俟丑奴起义,迁征西将军。太昌元年(532),为左丞,领岳府司马,掌管行台军政事宜。其间,曾出使北魏,见魏孝武帝元修于洛阳,谋以关中军力抗衡高欢,加武卫将军。出为夏州刺史。永熙三年(534),岳死,继统岳军,消灭侯莫陈悦,平定秦陇,据有关中。受封侍中、骠骑大将军、关西大都督、略阳县公。旋兼尚书仆射、关西大行台。七月,孝武帝为高欢所逼西奔关中,遂拥奉魏帝于长安,以拒高欢。授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进封略阳郡公。尚冯翊长公主,拜都尉驸马。寻进位丞相,掌军国大权。十二月,鸩杀元修,立元宝炬为帝,次年改元大统,史称西魏。任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行台,改封安定郡公。三年(537),进封柱国大将军。十四年(548),授太师。十七年(551),以冢宰总百揆。废帝二年(553),去左丞相大行台,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三年,废黜元钦,改立齐王元廓。恭帝三年(556),进太师、大冢宰。出巡至黄河染疾,还云阳宫,病卒。谥文公。及子宇文觉代魏称周,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追尊为文皇帝。史称其知人善任,崇尚儒术,明达政事,擅长方略。执掌西魏军国实权20余年间,对外与东魏进行沙苑、洛阳、芒山等大战,并遣兵取蜀中,灭萧梁于江陵。对内重用关中汉人,依靠关陇地主支持,进行改革。西魏初,命有司定24条新制,颁行之。后又采用苏绰制定的文案程式和计帐户籍之法,裁冗官,置屯田。以绰所提《六条诏书》,即治心身、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为治国方针,颁行均田制和赋役制,发展关陇农业,减轻农民负担,设六官,定九命之典,以一品为九命,九品为一命,改流外品为九秩,亦以九为上;罢门资,由朝廷任命刺史府官,以改革官吏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并收编关陇豪族武装为12军,由8柱国统率,创立府兵制,相对提高士卒身份地位,使6镇军人与关陇大族结合,形成关陇统治集团。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为北周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 客失的迷

    古突厥部之一。元代为蒙古森林诸部(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汉译“林木中百姓”)之一。又译客思的音、克失的迷。此称始见于唐代,位于唐努乌梁海之克木池克河畔之摩崖题铭及敦煌文书古藏文抄本均提及此部。法人韩

  • 巫州僚

    见“溆州蛮”(2285页)。

  • 阿古柏

    1821—1877中亚浩罕汗国军官。本名穆罕默德·雅库甫伯克。又称穆罕默德·阿古柏·伯克。别号库西伯克。汉文史籍译称“怕夏”、“帕夏”、“雅各刊”、“俄古柏”。乌孜别克人(一说塔吉克人)。原为“巴特恰

  • 赵昆

    明代甘肃临洮藏族土司。字承裕。※赵梁子。嘉靖三十五年(1556),承袭临洮卫指挥使职,兼理屯局额外税赋。后因无意混迹官场,以病疾为由乞归家休养。居临洮南山别墅,适意山水诗赋,颐养天年。

  • 红仡僚

    古族名。元代对部分仡佬族先民的称呼。《元史·成宗纪四》记作“红犵獠”。明清及民国时期又称红仡佬、红革老等。今统称为※仡佬族。以其服装为红色而得名。元大德十年(1306),有青山(在今贵州息峰县境)红仡

  • 怀节皇后

    见“萧撒葛只”(2003页)。

  • 和硕特东上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巴汗俄尔札萨克旗、巴颜诺尔札萨克旗。康熙三十六年(1697),和硕特台吉巴延阿布该阿玉什季子扎布率众归清。雍正三年(1725),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1佐领。归西宁办事大

  • 甘南

    地名。位于甘肃省西南部。东接临夏、天水、武都,南邻四川阿坝,西连青海省黄南州、果洛州,北界青海黄南及临夏,辖夏河、碌曲、玛曲、丹曲、卓尼、临潭等县。汉属金城郡,唐属陇右道,元属巩昌路,明属洮州卫,清属

  • 盘车城

    苗民起义遗址。位于湖南保靖县境内。清乾隆、嘉庆年间苗民起义时,以此作为重要阵地。以石筑成,有城墙3道,极为坚固,义军曾屡于此抵御和出击清军。城内尚有当年起义军制作火药的碓、磨等遗物。相传有苗族英雄腊乙

  • 回疆

    清代地区名。指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清朝称维吾尔人为“缠回”,故名。嘉庆九年(1804)所刊《回疆通志》,即为这一地区的方志。其中包括喀什噶尔(今喀什)、英吉沙尔、叶尔羌(今莎车)、和阗(今和田)、乌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