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安藏

安藏

?—1293

元代畏兀儿翻译家。即安藏札牙答思。字国宝,自号龙宫老人。世居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9岁从师学佛经。15岁习儒、释二家文书,通多种语言,在翰林中颇负盛名。宪宗蒙哥时(1251—1259),应诏入侍,奏对称旨。世祖即位,进献佛典《宝藏论元(玄)演集》10卷。谏世祖“亲经史以知古今之治乱,正心术以示天下之向背”。译汉籍《尚书·无逸篇》、《贞观政要》、《申鉴》为蒙古畏兀儿字(回鹘式蒙文)上献。阿里不哥之乱时,作为特使前往规劝。后常谏诫世祖“任贤勿贰,去邪勿疑”。中统二年(1261),国史院立,奉诏收访史事。至元八年(1271),与许衡共进“知人、用人,德业盛,天下归”之说,受世祖嘉纳,特授翰林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寻商议中书省事,奉旨译进《尚书》、《资治通鉴》、《难经》、《本草》。迁翰林学士承旨,加正奉大夫,领集贤院会同馆及道教事。著有诗文数十卷,今佚。所译多关系国计民生、经世致用之古籍,成为世祖制定政策法令之借鉴,有利于各族间文化交流。其门人最著者为国师天藏沙津密护赤,集贤大学士陈颢也从其受学。卒,追封秦国公,谥文靖。

猜你喜欢

  • 南蛮

    见“蛮”(2272页)、“荆蛮” (1583页)、“蛮方”(2272页)。

  • 罗插普喇山

    见“西倾山”(698页)。

  • 花园教育学校

    解放前新疆奇台县乌孜别克族学校名。乌孜别克语又称“古丽鲜玛力甫”。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教授语文、地理、历史等课程。除以乌孜别克语授课外,还讲授汉语。为当地少数民族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和促进各族

  • 豆留䩭部

    东晋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之一支。以部落首领豆留䩭领部而得名。晋太元十四年(389),豆留䩭与叱豆浑及南丘鹿结、休官曷呼奴、卢水尉地跋等率众降西秦乞伏乾归,被授予官爵。参见“陇

  • 公中佐领

    清代八旗佐领的名称之一。未定称前,亦作公同、公众、公管、奉公佐领。此种佐领为公举补缺制,与佐领世职制适相对称,为八旗佐领两大类型之一。其来源大体是:一、※无根由佐领,流为多家多姓承管,在清廷派员办理佐

  • 博硕克图济农

    (1565—1624或1626) 明代蒙古右翼鄂尔多斯济农(亲王)。汉文史籍译作卜失兔、卜失兔阿不害等。孛儿只斤氏。※吉能孙,※布延巴图尔鸿台吉长子。隆庆六年(1572),受明封千户。万历元年(157

  • 扎什城衙门

    驻藏大臣衙门别称。亦称扎什敦布,汉籍作扎什。位于拉萨北郊。为驻藏大臣衙门和官兵营房。驻藏清军原在拉萨城内租民房为军营,后于色拉寺、大昭寺之间扎溪(扎什)地方另建城垣,移游击以下驻藏官兵营于此。乾隆五十

  • 金焰

    1910—1983电影表演艺术家。原名金德麟。朝鲜族。金氏。生于朝鲜汉城。1918年因生活所迫到上海、济南、天津。1927年,回上海进民新影片公司当场记。参加《木兰从军》、《热血男儿》等片的演出。后经

  • 盐课司土副使

    官名。明代在内地井盐、矿盐产地,设盐场、盐井盐课司大使、副使,隶盐课提举司。在少数民族产盐区亦以当地归附的土民头目任盐课司土副使,为管盐的世袭小土官,亦有不许世袭者。云南省剑川州弥沙盐井、浪穹县顺荡盐

  • 尼隆

    珞巴族崩尼、崩如等部落对同一男性祖先血缘集团的称谓。又作“姑”。珞巴语音译,“尼”意为“人”,“隆”意为“分支”、“一群”。此既可指氏族,与※纽卜通用,也可指其中的分支,即小于禁婚范围、基于若干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