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宕昌羌

宕昌羌

※西羌的一支。或说为东汉时※钟羌的分支部落且(旦)昌所领部落发展而来。魏晋南北朝时,分布于今甘肃南部白龙江中上游一带。《北史·宕昌传》载:其族皆以姓别自为部落,酋帅皆有地分,不相统属。其民以畜牧为业,居有屋宇,其屋织牦牛尾及羖羊毛覆之。国无法令,又无赋役。唯战时屯聚,平时各事生业,不相往来。皆衣裘褐,牧养牦牛、羊、豕以供食。俗无文字,视草木荣落以记岁时。部落成员三年一聚会,杀牛羊以祭天。晋代曾受吐谷浑奴役。为抵抗吐谷浑压迫,首领梁懃联合各部落,建立政权,自称王。传至其孙弥忽(梁瑾忽、梁瑾慈),于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遣子弥黄向魏贡献,魏封弥忽为宕昌王,弥黄为甘松侯,自足,世修职贡。时有众二万余落。孝文帝(471—499年在位)时,首领弥机受封为河南公、宕昌王。东西魏时,内部分裂。北周保定四年(564),以其王弥定攻扰洮州、石门戍,周武帝派大将军田弘灭之,改其地为宕州(今甘肃宕昌)。

猜你喜欢

  • 哈州

    古地名。在今黑龙江下游阿纽依河(即敦敦河)口附近。元在其地设“吾者野人乞列迷等处诸军万户府”。至正六年(1346),吾者野人(女真诸部之一)不堪捕※海东青纳贡之苦,起兵反元,元派兵前往镇压。

  • 杂户

    金代户类之一。明昌六年(1195),金章宗始命宰臣分别户民,凡※女真本户、汉户及契丹户之外的户口,统称为杂户。

  • 罗殿国

    古国名。一作罗甸国、罗国、罗施鬼国。唐宋时期牂牁地区乌蛮所建地方政权。唐开成元年(836),鬼主阿珮内属,被封为罗殿王,世袭爵,领罗殿国地,辖今贵州罗甸、贞丰、册亨、兴义、普安、普定、安顺、贵阳等地,

  • 番客墓

    又称番土冢。唐宋元时,番客有久居中国老病而死者,同人为其就近安葬,其墓称“番客墓”。广州、泉州、杭州、扬州、海南岛、北京等城市均有,仅泉州一地保存墓碑达100余块。据考证,泉州最早的墓碑为1171年埃

  • 上契丹事

    又名《王曾上契丹事》、《王沂公行程录》等。北宋王曾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为贺契丹国主生辰使,归来后向北宋真宗皇帝所上的一篇奏疏。内详记沿途里程、馆驿、民俗及辽燕京、中京的建制等。记契丹地理尤详,故

  • 古拜底埃

    新疆塔塔尔族的美味食品。制法:将大米洗净后晒干,上覆奶油、杏干、葡萄干等,再置于火炉中烤制而成,味道香甜可口,颇富民族特色。

  • 撒连的

    见“萨仑的斤”(2010页)。

  • 耿当州

    元明傣族土司名。参见“孟弄州”(1557页)。

  • 吐谷浑

    鲜卑语。一说意为“泥土、尘土”。①(246—317)人名。吐谷浑族始祖。鲜卑慕容氏。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辽东鲜卑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庶长子。父分部落1700户(一作700户)以隶之,分地而治

  • 元氏

    北魏、东西魏皇室姓氏,即鲜卑拓跋氏。道武帝拓跋珪于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复代国,旋称魏王。天兴元年(398),自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古城)从崔宏议,建号大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