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察合台汗国

察合台汗国

蒙古四大汗国之一。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初为察合台封地。元太祖二十年(1225),成吉思汗划分诸子封地,察合台领有西辽旧地,14世纪初合并窝阔台封地后,遂兼有天山南北路及阿母河以东地方。最盛时疆域东至吐鲁番、罗卜泊,西及阿母河,北到塔尔巴哈台山,南越兴都库什山。察合台牙帐设于阿里麻力(今新疆霍城东北)附近虎牙思。境内居民以农业为主,部分地区兼营牧业。察合台曾孙※八剌为汗时,于至元六年(1269)与窝阔台系后王※海都在答剌速河畔举行大聚会,划分了各自在中亚的势力范围。后八剌为扩大势力范围,曾渡阿母河攻入呼罗珊,为伊儿汗阿八哈击败。八剌子※笃哇继承汗位后,追随海都,同元朝长期为敌,屡与元军争战,不断攻掠畏兀儿地区,终世祖忽必烈一朝未断,直至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始被迫向元朝请和,“通一家之好”,重新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与元军共同击败海都子※察八儿,尽收海都生前所占察合台封地。武宗至大三年(1310),笃哇子※怯伯再破察八儿,兼并窝阔台汗国大部分领地。怯伯为汗时(1320—1327),汗国统治中心逐渐西移。自至正六年(1346)合赞算端汗被杀后,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部于明洪武三年(1370)为帖木儿帝国所灭。东部在※秃黑鲁帖木儿任东察合台汗(又称别失八里王)时(1347或1348—1363),力图恢复对河中地区的统治权,自至正二十年(1360)起,不断对河中用兵。在攻下撒麻耳罕(前苏联撒马尔干)后,派其子也里牙思火者为河中总督,留驻其地。察合台汗国暂时恢复统一。1362 (作1363)年,秃黑鲁帖木儿死后,各地大乱。巴鲁剌氏贵族帖木儿乘机在中亚起兵,河中又脱离对东部察合台后王的隶属关系,演变为帖木儿帝国。秃黑鲁帖木儿的后裔以别失八里为中心,仍保有东察合台汗国。后陷于纷乱,逐步消亡。

附:察合台汗国世系

※也速蒙哥卒后,1252—1260由合刺旭烈兀妃兀鲁忽乃监国。

猜你喜欢

  • 大觉寺

    见“清水院”(2107页)。

  • 刀维屏

    1736—1781清代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傣族。车里军民宣慰使※刀绍文长子。乾隆三十二年(1767),缅甸木梳王入侵,其父因懦弱怯敌被革职后,继为宣慰使。三十七年(1772),

  • 白兴

    即“板升”(1293页)。

  • 赶乌墩

    见“乌墩”(331页)。

  • 哈宜

    族名。哈尼族自称。雍正《临安府志》卷7“风俗·附种人”曰:“窝泥,自呼哈宜。”参见“哈尼族”(1633页)。

  • 岳乐

    1625—1689清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孙,饶余敏郡王※阿巴泰第四子。初封镇国公。顺治三年(1646),随肃亲王豪格进军四川,于西充镇压张献忠起义军,致张献忠中箭身亡。五年,随英亲王阿

  • 阿里郎

    朝鲜族民间传统抒情歌谣。流行于延边等地区。描写的是因生活所迫,丈夫背井离乡,妻子攀山越岭泪送郎君的情景。主要以爱情为主题,旋律优美流畅,感情真挚细腻,极富抒情感,人人都能唱。现在凡是朝鲜族团聚时都唱此

  • 悲篥

    即“觱篥”(2547页)。

  • 群婚

    原始社会初期一群女子与一群男子互为夫妻的集团婚形式。亦称伙婚、多偶婚、集团婚、普那路亚婚等。存在于旧石器时代。最初阶段为血缘群婚,即任何男女可在同辈直系和旁系兄弟姐妹,以及年龄相近的异辈人中结为配偶,

  • 阿里不哥之乱

    蒙古贵族忽必烈、阿里不哥兄弟争夺帝位之战。元宪宗八年(1258),蒙哥汗率军攻宋,由其幼弟阿里不哥留守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翌年,蒙哥卒于军,时忽必烈统兵围鄂州,得阿里不哥争位消息,北归,于中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