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察罕帖木儿

察罕帖木儿

?—1362

元末将领。字廷瑞。畏兀儿人,一说为乃蛮种人。祖籍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自曾祖阔阔台随元军收河南,遂定居颍州沈丘(今安徽临泉西北)。至正十二年(1352),组织地主武装数百人,与信阳之罗山人李思齐联兵,败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取罗山,被委为汝宁府达鲁花赤,拥兵万人,屯驻沈丘,镇压义军。十五年,战河北、淮右,败义军于中牟等地,以功升刑部侍郎。次年,进兵部尚书,破殽陵、灵宝,以功佥河北行枢密院事。十七年,入潼关,援陕西,授陕西行省左丞。败大宋农民军白不信于凤翔,平定关中。次年,率军入援京都,设伏晋南南山,败关铎义军,定河东,进陕西行省右丞。十九年,水陆并进,败大宋丞相刘福通,取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迫宋主韩林儿退走安丰,定河南,授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兼知河南行枢密院事,重兵屯太行,分镇关陕、荆襄、河洛、江淮。与屯驻大同之孛罗帖木儿争夺晋、冀,顺帝屡诏和解,无效。二十一年,出兵镇压山东起义军,招降田丰、王士诚,复东平、济宁、破济南,围益都,官拜中书平章政事、知河南山东行枢密院事。次年,视察军营时被田丰、王士诚刺杀。先后追封忠襄王,颍川王。

猜你喜欢

  • 中共土默特旗工作委员会

    1939年9月在土默特旗成立的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委员会。地委级。直属中共绥远省委。负责人有奎壁、贾力更等。主要在蒙古民族中进行工作,动员群众抗日,和在蒙古族上层及伪蒙军中作统一战线工作,发动群众参加并支

  • 十家牌法

    政治制度名。明朝在赣南畲族地区实行的统治措施之一。又称“十家连坐”。明正德年间(1506—1521) ,赣南畲、汉人民曾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清王朝派王守仁进行军事镇压的同时,又在城乡普遍推行此法。“

  • 耶律夷腊葛

    ?—969辽代大臣。名又记作夷剌葛、夷腊。字苏散。契丹族。父合鲁官检校太师。辽穆宗时,应历(951—969)初年,以父任入侍,后擢殿前都点检,允预机谋,得宠信,迁寄班都知,受赐宫户。时见穆宗嗜酒妄杀,

  • 沙比那尔

    见“庙丁”(1498页)。

  • 秃黑鲁帖木儿

    1329—1363东察合台汗国第一代可汗。《明史》称别失八里王。又译秃忽鲁·帖木儿。蒙古族。察合台汗国※笃哇汗孙、也迷里火者子,一说为也先不花之子,或谓其察合台汗族出身可能出自朵豁剌惕部异密※播鲁只之

  • 高梁河之战

    辽(契丹)与北宋间的一次重大战役。高梁河位于辽南京(今北京)之北,今北京城-西北西直门外仍存高梁桥名称。辽景宗保宁十一年(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二月,宋太宗发大军亲征北汉,时北汉臣服契丹,契丹出兵

  • 北夫余

    古代夫余族的一支。汉籍中亦称“旧北夫余”。初见于高句骊《好大王碑》,《魏书》等始载其名。史无专传。来源于中国北方貊族迁居东北的一支。名称所指及其所在众说不一:一说即北夷橐离的别称,汉时

  • 隆安

    见“十二安”(8页)。

  • 赛因必阇赤

    见“移剌捏儿”(2068页)。

  • 摩云塔

    又名云接寺塔。俗称中寺塔。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位于中京道光中府(今辽宁朝阳)。在今朝阳东凤凰山(古称龙山)上,现存佛寺上、中、下三处,山顶为上寺,下行一里为中寺,下寺居山腰。上、中寺各有塔遗存。上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