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玛嘉木参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全称孜仲达尔罕尼玛嘉木参。藏族。西藏穷结人。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弟子。噶伦布隆簪因失明离职后,七世达赖喇嘛以西藏广兴黄教,授意驻藏大臣奏准,补放一名喇嘛任噶伦。乾隆十六年(1751)被封为噶伦,照诸噶伦例赐札萨克台吉职衔,是为喇嘛奉旨补放噶伦之始,为三俗一僧。同年,因准噶尔进藏熬茶,与噶伦共议,于要隘处添设兵役,巡卡备御。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全称孜仲达尔罕尼玛嘉木参。藏族。西藏穷结人。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弟子。噶伦布隆簪因失明离职后,七世达赖喇嘛以西藏广兴黄教,授意驻藏大臣奏准,补放一名喇嘛任噶伦。乾隆十六年(1751)被封为噶伦,照诸噶伦例赐札萨克台吉职衔,是为喇嘛奉旨补放噶伦之始,为三俗一僧。同年,因准噶尔进藏熬茶,与噶伦共议,于要隘处添设兵役,巡卡备御。
唐代对牂柯郡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因其首领赵氏而得名。分布在今贵州贞丰、册享、罗甸一带。北邻东谢蛮,东接夷子。贞观(627—649)中,遣使入朝献贡。二十一年(647),首领※赵酋摩率其部万余户内附。唐
元朝将领、勋戚。蒙古亦乞列思氏。※忽怜驸马之子。以英武著称,年15,随军征叛王乃颜。初尚宗室女撒儿塔陈公主。后随晋王甘麻剌及海山镇守漠北,讨叛王海都、笃哇。成宗大德五年(1301),配合诸军败叛军于哈
?—1889清朝大臣、蒙古族文人。蒙古镶黄旗人。额勒德特氏。字锡卿。两江总督壁昌子。同治七年(1868)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十年(1871),散馆授编修。十一年后历任侍讲、日讲起居注官、咸安宫总裁。
西夏遗址。地在今宁夏石嘴山市庙台乡省嵬村。西夏太宗李德明于宋天圣二年(1024)始建。城呈方形,边长约600米,城墙黄土夯筑,今墙体颓圮,残存最高处15米左右,墙基厚13米。南墙中部有城门,门前尚留瓮
1728—1790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部台吉。又作策凌乌巴什。绰罗斯氏。鄂木布岱青和硕齐曾孙阿喇布坦子,汗※车凌从子。乾隆十八年(1753),偕车凌内附,驻牧札克拜达里克,封札萨克多罗郡王。二十年(17
见“迈买的明”(741页)。
见“旭烈兀”(855页)。
突厥文碑铭。1891年雅德林采夫在今蒙古国和硕柴达木南80公里翁金河支流附近发现。今碑仍存原地。碑文刻在石碑两面和另一杀人石上,共20行。约建于唐开元二十一年(733,一说二十七年,739),是后突厥
参见“八关”(22页)。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开发景洪地区的传说。故事流传甚广,情节各异,内容大体相近。相传傣族首领叭阿拉武率大小头人及群众外出畋猎,天神为了把他们引到土地肥美而无人居住的勐脸(孟连)、勐梭(勐阿)、勐泐(景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