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帕竹扎巴坚赞

帕竹扎巴坚赞

1374—1432

藏传佛教帕竹噶举派僧人。《明史》作吉剌思巴监藏巴藏卜,又称扎巴坚赞贝桑波。藏族。其祖绛曲坚赞为帕竹政权首脑,势力显赫。8岁任泽当寺主,11岁辞任,赴乃邬栋孜任万户长职。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明朝正式诏准其任帕竹地方政权首领,即帕木竹巴第五代第斯(执政长官)。同年,明太祖封其为“灌顶国师”。永乐四年(1406),遣使奉贡,明成祖册封其为“灌顶国师阐化王”,赐螭纽玉印,世代承袭。此印直至清代第斯桑结嘉措仍在使用。对其它教派并不轻视排挤,尤其支持宗喀巴所倡黄帽派(“黄教”),宗喀巴所以能创举拉萨传大召的祈祷大会,均得力于其政治及经济上的大力支持,黄教之兴,与其动员各地贵族倾力相助密不可分,故誉满藏区。本人倾心向佛,每年写陀罗尼咒1部,22年从未间断,并主持写了3部《甘珠尔》经,分别用金、金银混合及墨汁写成,从训诂、正字及文法方面均属相当严谨的三部藏经。

猜你喜欢

  • 四川新设炉霍屯志略

    书名。内容分炉霍源流、天时、疆域、山川、衙署、祠宇、官寨、官地、城乡、村寨、汉土居民丁口、官吏丁役、兵制、地土、粮种、赋税、风俗、耕种、婚嫁、丧葬、居处、服饰、饮食、土宜物产等。其中以记载章谷土司、德

  • 金方昌

    1921—1940抗日英雄,山东聊城人。回族。中学时代即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组织指引下,赴山西“抗日民族大学”学习。193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

  • 石季龙

    即“石虎”(445页)。

  • 唐喀

    藏语音译,亦作“唐卡”。藏族绘画。原意是写在布上的文告,后指为寺庙供奉而绘于布底上的壁画和卷轴画,内容以佛像、佛教故事为主,也有少数历史传说题材。一般中间为佛像,两旁为小佛像、菩萨、传承祖师像等,衬以

  • 回回大师

    元朝对伊斯兰教学者的称谓。亦称哈的大师。当时从事宗教活动的伊斯兰教学者,一般称掌教,有时也尊称“回回大师”。此称为后代沿用,约相当于现代清真寺的“教长”。

  • 贡噶仁钦

    清代西藏地方贵族。拉萨达布地区朗敦村人。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之父。达赖喇嘛坐床后,清朝按例封其为公爵。光绪五年(1879),准其戴宝石顶、花翎。噶厦政府照例赐庄园、百姓,成为西藏大贵族之一,即朗敦庄

  • 那木大黄台吉

    见“脑毛大”(1901页)。

  • 翁模

    旧时京族地区负责村寨“哈亭”(神庙)烧香之人。由村寨“嘎古”(长老)推选,经神前占卜而定,任者必须人财两旺、儿孙满堂和妻媳俱全,且任职前要为群众抬过棺材和为神庙服过杂役。任期为3年,任职期间可耕种神庙

  • 凿空

    即开通之意。指张骞出使西域,开拓汉通西域的道路,沟通内地与西域间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这一史事。司马贞《索隐》谓:“西域险境,本无道路,今凿空而通之也”。

  • 都担

    ?—714唐代西突厥首领。原为西突厥十姓部落首领。开元二年(714)二月,起兵反唐,自称贺腊毗伽可汗,据碎叶川(今中亚之楚河)。三月,为碛西节度使阿史那献所破,失碎叶等镇,被擒,其部众2万余帐(一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