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张浩

张浩

?—1163

金朝大臣。字浩然。渤海族遗裔,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被辽迁置辽阳(今辽宁辽阳市)。本姓高,为高句骊始祖东明圣王朱蒙之后,曾祖霸仕辽时改姓张。通经史,尤长于诗。天辅(1117—1123)中,金太祖得辽东,命为承应御前文字。天会八年(1130),赐进士及第,授秘书郎。后以提点修缮东京宫阙,超迁卫尉卿。累有升迁,官至大理卿。天眷二年(1139),熙宗详定内外仪式,历户、工、礼三部侍郎,晋礼部尚书。田珏党事起,台省一空,奉命行六部事,决遣无留,人服其才。历迁为平阳尹(府治故址在今山西省临汾市)。到任,捕杀掠人妇者,撤“淫祠”,黜墨吏,郡中大治。海陵王即位,召为户部尚书,拜参知政事,进尚书右丞。天德三年(1151),受命扩建燕京(今北京市)城,营建宫室。贞元元年(1153),海陵迁都燕京,进拜平章政事。二年,迁尚书右丞相兼侍中(一作兼中书令),封潞王。未几,改封蜀王,进拜左丞相。正隆二年(1157),改封鲁国公。又被差营建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宫室。汴宫成,拜太傅、尚书令,进封秦国公。后因所谏逆海陵意,被杖。及海陵自将伐宋,受命留治尚书省事。大定元年(1161),世宗于辽阳即位,上贺表。翌年二月,入京师见世宗,以“国之元老”,拜太师、尚书令,封南阳郡王。奉命赞治,举贤。三年卒,谥文康。

猜你喜欢

  • 科布多

    清代地名。又译和卜多、科卜多。位于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西北(即今蒙古境内科布多)。以地有科布多河得名。词义意谓“箭橐”。初隶准噶尔。康熙三十六年(1697)噶尔丹死后,并于清,清军于其地置屯田。雍正八年

  • 木匣人递

    元代省、部、台、院发急速公文之制。因过去传递公文、只用封皮加封入递,常因雨水浸湿,泄露机密,为防止此弊,至元二十八年(1291),改用木匣入递。匣长1尺,宽4寸,高3寸,黑漆红字书号。匣子带锁一付,先

  • 札加甫

    清末新疆哈密维吾尔族农民反徭役斗争领导人。维吾尔族。哈密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因不堪忍受哈密王沙木胡索特的残酷压迫,率1000余人包围王府,并用土砖塞王府大门,要求脱离哈密王统治,改隶哈密

  • 舍利房

    见“舍利”(1467页)。

  • 辽统和实录

    书名。辽室昉、邢抱朴撰。20卷。记辽太祖、太宗、世宗、穆宗、景宗五朝史事,因在统和九年(991)正月修成上进,故名《统和实录》。已佚。其内容由今本《辽史》有关诸帝纪、后妃传、表、志略可考见。

  • 见“伊屠於间鞮单于”(813页)。

  • 奥米

    怒语音译,意为“母亲”。云南省怒江地区怒族对自己的母亲和母亲的姊妹及父亲兄弟辈的妻子的统称。后来虽出现了把年龄长于自己母亲者称“米茂”,幼于母亲者称“米拉”或“米吞”,意为“大母”、“中母”和“小母”

  • 冒仔喃

    见“冒仔”(1653页)。

  • 不剌合臣

    即“忽鲁合真”(1490页)。

  • 红史

    书名。藏文史学古籍名著。又译“红册”。元代乌思藏搽里八万户长贡噶多吉撰。始写于至正六年(1346),成书于二十三年(1363)。不分品。叙述印度古代五统及释迦世系、中原由周迄南宗历代王朝、吐蕃王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