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急递铺

急递铺

金元传送四方文书的邮驿。金泰和六年(1206)六月始置。十二月,设都提控急递铺官总其事。《金史·百官志·兵部》:“其制,该军马路十里一铺,铺设四人,内铺头一人,铺兵三人,以所辖军射粮军内差充,腰铃日行三百里。凡元帅府、六部文移,以敕递、省递牌子,入铺转送。”非军期、河防,不许起马。自中都(今北京)至真定、平阳、京兆,京兆至凤翔、临洮,真定至彰德、南京,南京至归德、泗州、寿州,南京至许州、邓州,中都至沧州、益都,均有邮驿,通达无滞。元承金制,世祖中统元年(1260),自燕京(今北京)至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自开平至京兆(今陕西西安)设铺,每10里或15里、25里1铺,置铺兵(又称铺丁、铺卒)5人,于各州县无力承担差发之贫户及漏籍户内签发。后各路依制设铺,诸路总管府委有俸正官1人,州县委有俸未职正官提点。至元八年(1271)尚书省制定《急递铺条例》七条,包括视察、文书封授、传递、程限、递铺及铺兵等内容。三十一年(1294),大都(今北京)设总急递铺提领所,置提领3人。英宗至治三年(1323),每10铺设1邮长,于州县司吏内差充,专督其事。其制:一般文书付承发司分类装封发送,遇省、部、台、院及边关紧急公事,则用匣子封锁入递,随到即行。铺兵腰系铃、持枪、挟雨衣,夜则持火炬,以警沿途路人让路,以告前铺准备接递。一昼夜行400里。公文到铺,由铺司于铺历上注明公文到铺时刻、转递人姓名,验明无拆、无损,交铺丁逐铺递送。

猜你喜欢

  • 陆得

    见“纳若”(1266页)。

  • 刘襄勤公奏稿

    书名。清刘锦堂撰。16卷。是书系作者于光绪(1875—1908)年间,奉命驻镇新疆的奏折汇编。奏稿起自光绪四年(1878)三月二十四日,止于十五年(1889)二月十五日。内容主要有:一为新疆改为行省经

  • 太爷

    云南耿马、孟定傣族土司衙门的高级属官。由土司任命其血亲担任。视资历威望和办事能力授予不同职位。职位最高者称“掌太爷”,代理土司掌理全区事务。其余根据血缘亲疏为分管财文及军事的大小太爷。享有很多特权,如

  • 努雅勒部

    见“诺雷部”(1953页)。

  • 玉保

    ?—1757清朝大臣。蒙古镶白旗人。乌梁海济勒门氏。初任理藩院笔帖式,累迁郎中。乾隆三年(1738),升侍郎。八年(1743)、十二年(1747),二次率准噶尔使者入藏熬茶礼佛。十六年(1751),迁

  • 悉利族

    党项部族名。地在银州(今陕西米脂县西北)境。首领折罗遇。本附属于党项拓跋部首领李继迁,署代州刺史。宋雍熙二年(985)四月,宋将王侁于银州北击败之,斩首3600级,生擒80人,获兵器180余件,马、牛

  • 蒙撒

    云南德宏州陇川县户腊撒(户撒和腊撒的统称)地区的阿昌族自称。亦称“蒙撒掸”、“衬撒”。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由于较早就与汉、白、傣等民族接触与交流,15世纪中叶便学种植水田。手工业也较发达,尤善长打铁,其

  • 临河县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县长王文墀纂修。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线装。上中下3卷。上卷序文、凡例、目录、题名、图、表、纪略;中卷纪略、垦务沿革、赋税、水利、教育、商业、交通、风土习惯、户口、召庙、事

  • 牟羽可汗城

    见“斡耳朵八里”(2428页)。

  • 北魏世祖

    见“拓跋焘”(13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