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旧唐书

旧唐书

纪传体断代史书。原名《唐书》,欧阳修等《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用今名。通常题五代后晋刘昫(888—947)撰,实出于张昭远、贾纬等人之手。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书成于后晋出帝开远二年(945)。记唐21帝290年(618—907)间历史,保存较多原始资料,为研究唐史必修之书。纪传志中包含不少民族史内容,反映了周边诸族与唐王朝的交往及在朝廷任职之少数民族文人武将史迹。并专立列传6卷,分别叙述突厥、回纥、吐蕃;南蛮及西南蛮之林邑、婆利、盘盘、真腊、陀洹、诃陵、堕和罗、堕婆登、东谢蛮、西赵蛮、牂牁蛮、南平僚、东女国、南诏蛮、骠国;西戎泥婆罗、党项羌、高昌、吐谷浑、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天竺、罽宾、康国、波斯、拂菻、大食;东夷高丽、百济、新罗、倭国、日本;北狄铁勒、契丹、奚、室韦、靺鞨、渤海靺鞨、霫、乌罗浑等的地理环境、政治状况、风俗习惯及与唐廷关系等。其中有关突厥、回纥、吐蕃等族的史料尤为详尽。是研究唐代民族及民族关系史的重要书籍。初刊于北宋咸平三年(999)。但欧阳修《新唐书》行世后,此书流传渐稀。明嘉靖闻人铨以宋残本互补重刻,复得流传。有清代武英殿本、浙江书局出版点校本。另有清罗士琳等《旧唐书校勘记》及《旧唐书逸文》、赵绍祖《新旧唐书互证》、沈炳霞《新旧唐书合抄》、王先谦《新旧唐书合抄补注》等,可供参考。

猜你喜欢

  • 英王

    金封爵,次国一字王号。大定三年(1163),判大宗正事完颜文(本名胡剌)受封;大定中完颜爽受封,转太子太傅,世袭猛安;承安元年(1196),世宗孙完颜琦(即完颜从宪,本名吾里不)受封;兴定三年(121

  • 南关

    ①见“哈达部”(1633页)。 ②参见“镇南关”(2511页)。

  • 穆亮

    451—502北魏大臣。亦作缪老生、丘目陵亮,字幼辅。鲜卑丘穆陵氏(后改穆氏)。开国大臣太尉穆崇玄孙,驸马都尉穆平围之子。献文帝拓跋弘时,为侍御中散。尚中山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封赵郡王,加侍中、征南大

  • 芬问部

    契丹部落名。一作芬阿部。为※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八部之一。有人以为由※古八部时期之※郁羽陵(一作羽陵)部发展而来。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部落联盟首领※窟哥举部附唐,唐置松漠都督府,改大贺氏

  • 忽格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忽客赤”。《元朝秘史》释为“放牛的”,《华夷译语》解为“牧牛人”,即司牧牛。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后始置,执掌牧牛事宜。元代,为※怯薛”(护卫军、禁卫军)执事之一。

  • 叶白

    拉祜语音译,意为“分家”。解放前云南耿马县福荣地区拉祜族的母系大家庭中已婚女儿提出与其丈夫从大家庭中分出独过的一种形式。十分简单,只须已婚女儿的父母同意,女儿与其丈夫便可另建居屋和土灶,带走属于自己的

  • 红八军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左江流域壮族聚居区建立的革命军队。全名“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参见“龙州起义”(499页)。

  • 毛儿盖

    地名。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松潘县西部。1935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党中央在此发布“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中共中央还于此召开政治局会议,

  • 觉罗舒恕

    1639—1703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武功郡王礼敦曾孙。顺治十二年(1655),由三等侍卫进一等。康熙八年(1669),授兵部督捕侍郎。十年,迁吏部侍郎。十三年(1674),以吴三桂陷湖南,奉命赴

  • 青海喀尔喀南右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喀尔喀札萨克旗。雍正三年(1725)置。封根敦为札萨克一等台吉,掌旗务。下设一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赐世袭。牧地在青海湖南岸。东至察罕哈达,南至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