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旧唐书

旧唐书

纪传体断代史书。原名《唐书》,欧阳修等《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用今名。通常题五代后晋刘昫(888—947)撰,实出于张昭远、贾纬等人之手。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书成于后晋出帝开远二年(945)。记唐21帝290年(618—907)间历史,保存较多原始资料,为研究唐史必修之书。纪传志中包含不少民族史内容,反映了周边诸族与唐王朝的交往及在朝廷任职之少数民族文人武将史迹。并专立列传6卷,分别叙述突厥、回纥、吐蕃;南蛮及西南蛮之林邑、婆利、盘盘、真腊、陀洹、诃陵、堕和罗、堕婆登、东谢蛮、西赵蛮、牂牁蛮、南平僚、东女国、南诏蛮、骠国;西戎泥婆罗、党项羌、高昌、吐谷浑、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天竺、罽宾、康国、波斯、拂菻、大食;东夷高丽、百济、新罗、倭国、日本;北狄铁勒、契丹、奚、室韦、靺鞨、渤海靺鞨、霫、乌罗浑等的地理环境、政治状况、风俗习惯及与唐廷关系等。其中有关突厥、回纥、吐蕃等族的史料尤为详尽。是研究唐代民族及民族关系史的重要书籍。初刊于北宋咸平三年(999)。但欧阳修《新唐书》行世后,此书流传渐稀。明嘉靖闻人铨以宋残本互补重刻,复得流传。有清代武英殿本、浙江书局出版点校本。另有清罗士琳等《旧唐书校勘记》及《旧唐书逸文》、赵绍祖《新旧唐书互证》、沈炳霞《新旧唐书合抄》、王先谦《新旧唐书合抄补注》等,可供参考。

猜你喜欢

  • 拔灼

    见“颉利俱利薛沙耽弥可汗”(2166页)。

  • 叶赫部

    部族名。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满语意为“顶上托子或梅针箭铁挺”。因分布于叶赫河(在今吉林省梨树县境),故名。因靠近明设马市镇北关,故又称北关。始祖星根打喇汉(一说即打叶)。明宣德间(1426—1435

  • 列门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六年(1408)正月,女真野人首领必缠等160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秃都河等7卫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作拉们河,并说清代有拉们河,在凤凰城(今辽宁凤城县)西北18

  • 苏毗羌

    隋、唐时诸羌之一。因其首领姓苏毗,故名。分布于今西藏西北部羌塘地区与青海西南部。世代以女性为王。辖3万户。6世纪中叶以前,苏毗与西域各国及印度均有贸易往来,以金沙换取所需,经济文化发达,故得以统一藏北

  • 家族

    共祭一个祖先、以血缘和婚姻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结合而成的社会单位。有广狭二义。狭义家族应有独立的经济,共居同爨,负有继嗣与传承财产的义务与权利。如原始社会时期的母系大家族、父系大家族,以及近代中国社会

  • 宁道务

    唐代少数民族地方官员。岭南道钦州人。族属乌武僚(壮族先民)。出身钦州豪门大酋。唐宁越郡都督※宁长真之孙。唐天授至天宝年间,先后被朝廷委任龙州、爱州、郁林州牧,后擢新州、封州刺史。卒于任上,归葬故里。

  • 哈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嘉靖间所设哈儿速卫,皆作哈尔萨卫。

  • 刘宝瑞

    1896—1969近代武术家。号玉庭。辽宁沈阳人。回族。自幼习武,多方求艺。民国初年,入山海关镖局,广交武友。从安东(今丹东)回族查拳名师赵熙川学艺,全部继承其跑拳、弹腿、钩、镋、带、镢、剑、战、分筋

  • 塔亭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塔克题音卫。永乐十年(1412)八月,与只儿蛮等10卫同时设立,今有人考定在黑龙江下游右岸塔巴赫附近。

  • 苏尔札

    见“索尔札”(18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