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秉常

李秉常

1061—1086

西夏第三代皇帝。党项羌族,本姓拓跋氏。毅宗李谅祚长子,母梁氏。八岁即帝位,母后摄政,以太后弟梁乙埋为国相。太后摄政期间,废汉礼,行蕃礼。夏大安二年(1076)亲政。六年(1080)正月,在皇族支持下下令取消太后所行蕃礼,恢复汉礼,遭到后党反对,未能实行。三月,拟采夏将汉人李清建议,以黄河以南地归宋,结宋以削弱梁氏,谋泄被囚,李清遇害,国中乱。宋以五路军攻夏,战祸连年。九年(1083)闰六月,太后与梁乙埋为缓和国内矛盾,令其复帝位,政事仍被梁太后操纵。时遣使入宋,表请称臣纳贡。以谋取宋朝“岁赐”,又以索还夏国疆土为由,继续向宋朝用兵。十年正月,发兵80万围攻兰州,四月,使都统军叶悖麻、副统军咩讹埋领兵攻安远砦。十月,遣监军仁多㖫丁领兵10万进攻泾原,俱溃败,乃遣使向宋朝入贡。十一年(1085)二月,因梁乙埋子梁乙逋继为国相,继续独揽朝政,并与掌兵权的贵族仁多保忠势力相抗衡,不能约束,忧愤而卒。在位18年,死后谥康靖皇帝,庙号惠宗,墓号献陵。

猜你喜欢

  • 杨六

    见“耶律杨六”(1313页)。

  • 厄碑都拉

    见“额贝都拉”(2532页)。

  • 资悉波

    藏语音译。吐蕃官名。敦煌藏文卷子有载。为掌管会计事务的官员。亦可译作“算使”。其上有“资悉波折逋”,意为“大会计使”。

  • 博如坎

    旧时鄂伦春人对各种神灵的统称。鄂伦春语音译,“神”之意。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鄂伦春人过去信仰的神很多,神偶有木制、画在布或纸上、绣在布或狍皮上三类,又有供在室内、室外之分。木刻神为“

  • 布路沙

    见“配夏哇”(1813页)。

  • 管箭章京

    见“苏木章京”(1007页)。

  • 离耳

    见“儋耳”(2516页)。

  • 歌圩

    壮语称“窝坡”、“窝墩”、“欢龙洞”。壮族青年男女传统的娱乐与社交活动。流行于广西左、右江流域及云南文山州境内者,多有固定场所;其它地区无固定场所。多于春节期间及夏历三月三前后举行,其它重大节日或农闲

  • 八旗水师营

    清代驻防旗营兵丁所组成的水军。分内江与外海水师营。(1)东北河营:乌喇(今吉林市)营约设于顺治、康熙之交,前此已设船厂于此;继后又于黑龙江城(今黑龙江省爱辉县南)、齐齐哈尔、墨尔根(今黑龙江省嫩江市)

  • 包衣阿哈

    满语音译。 “包衣”意为“家内的”或“府中的”;“阿哈”意为“奴隶”。汉译为“家奴”、“奴隶”、“奴仆”或“奴才”。简称“包衣”或“阿哈”。明清时期女真及满洲社会中地位低下、受压迫剥削的阶层。为主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