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雄

李雄

274—334

十六国时期成汉创建者。304—334年在位。字仲俊。先世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賨人,后迁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时称巴人,或称巴氐。西晋末期蜀地流民起义首领※李特之子。史称其“少以烈气闻,每周旋乡里,识达之士皆器重之”。晋元康(291—299)末年,与略阳等六郡流民就食梁、益。永宁元年(301),随父起兵于蜀,为前将军。太安二年(303),父死后,与叔李流收余众还赤祖(今四川绵竹县东北),保北营。反对流降晋,力战克郫城(今四川郫县)。及流去世,遂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都于郫城。十二月,攻克成都。时军中缺粮,乃率众就谷于郪,掘野芋而食之。次年,称成都王,改元建兴。除晋法,约法七章。建兴三年(306)六月,称帝,改元晏平,国号大成,立百官。晏平六年(311)正月,拔涪城、巴西,改元玉衡。在位期间,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年丰谷登;刑政宽和;兴文教,立学官。其赋男丁岁谷3斛,女丁斛半,疾病半之;户调绢数丈,绵数两,境内较安定。但因货贿公行,赏罚不明;行军无号令,用兵无部伍;攻城破邑,动以虏获为先,也给成汉政权留下隐患。玉衡二十四年(334),病卒,谥武帝,庙号太宗。

猜你喜欢

  • 乌炤度

    渤海王国国相。早年曾入唐应宾贡试,与新罗国宾贡生李同为同榜及第进士,名在李同之上。返渤海后入仕,官至国相。唐天祐三年(906),奉命朝唐,适其子光赞入唐应宾贡试,与新罗宾贡生崔彦㧑同及第

  • 壮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原作“僮族”、“僮人”,亦称“撞丁”、“俍人”、“俍兵”、“土人”、“土丁”。自称“布壮”、“布越”、“布土”、“布侬”、“布沙”(沙人),“布曼”(意为“村人”)等。1952年统称

  • 友鹤山人

    见“丁鹤年”(15页)。

  • 郝旦

    东汉初乌桓首领之一。为辽西乌桓大人。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率众922人(《三国志·乌桓传》注引《魏书》作9千余人)附汉,至京朝贡,献奴婢、牛马及弓、虎貂豹皮等物,受汉光武帝劳飨、厚赐,部分

  • 明秀集明伯克

    书名。金蔡松年诗词集。原6卷(广雅上、广雅下、宵雅上、宵雅下、时风上、时风下),今仅存前3卷。作者故乡汴梁(今河南开封)有明秀峰,为作者与诗友觞咏处,故以名集。松年(1106—1159)字伯坚,自号萧

  • 打儿汗台吉

    见“兀慎歹成打儿汗打儿麻台吉”(113页)。

  • 利贞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智兴年号。1173—1175,凡3年。

  • 郭莽寺

    见“广惠寺”(132页)。

  • 但皆利

    见“旦利皆部”(551页)。

  • 卡些

    拉祜语音译,“卡”为“村寨”,“些”有“为公社作主”之意。旧时云南拉祜族地区的村寨头人。每个村寨皆有,原由群众选举产生,条件是热心为群众办事,为人公道,能说会道。负责管理寨中公共事务,下设“卡列”一至